景区入口那台电子计数器的数字,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疯狂拨弄,跳动得近乎癫狂。每一个数字的跃升,都伴随着一波更汹涌的人潮挤过闸机。石板路在无数鞋底的摩擦下变得光滑如镜,空气里混杂着汗味、防晒霜的甜腻、各地小吃的辛香,以及导游扩音器里永不疲倦的解说词。这里已不再是单纯的山水庭园,而是一座被“网红”魔法彻底点化的、巨大而喧嚣的奇观迷宫。
在这片沸腾的人海漩涡中,一个身影显得格外突兀。他身材高大,金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双湛蓝的眼睛里盛满了惊奇与探寻——马克斯,一位来自北欧的纪录片导演。他操着略显生涩的中文,向身边一位正举着自拍杆直播的本地姑娘问道:“打扰……这里,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声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中。
姑娘暂停了对着镜头比划“爱心”的动作,热情洋溢地提高音量:“这里是我们这儿最火的网红打卡地!超有历史感!好多古代大人物都‘活’在这里呢!”她手指兴奋地划过人群,“看!那边是李白喝酒的地方,那边是武则天站过的观景台!超级出片!”她的话语像一串跳动的音符,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兴奋剂。
马克斯的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他立刻从随身的专业摄影包中,熟练地抽出那台沉甸甸的、挂着长焦镜头的电影级摄像机,肩带稳稳地卡在肩上,仿佛战士披上了盔甲。他不再询问,而是将镜头化作自己的眼睛,开始捕捉这片沸腾的东方奇观。
高清的取景框里:
* 巍峨的仿古城楼(烽燧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如蚁,身着鲜艳冲锋衣的游客与穿着租借来的廉价汉服的年轻人混杂在一起,形成奇异的色彩洪流。
* 水榭旁,一群游客正模仿着网络上流传的“杜甫忧思”表情包,对着镜头做出夸张的愁苦状,嘻嘻哈哈,背景里真正的杜甫石像在树影下沉默。
* 一个“李白醉卧处”的指示牌旁,几位网红主播穿着飘逸的古装,对着环形补光灯和手机支架,一边扭动身体模仿醉态,一边推销着景区联名款的“太白醉仙酿”米酒。
* 远处,那几位真正的古代工匠——鲁班头、彩云娘子,正被汹涌的游客和闪烁的镜头包围着,勉强在一小块被隔离出的区域继续着飞檐斗拱的修复。鲁班头布满老茧的手握着传统刨子,在喧天的声浪中,一下、一下,刨出细长卷曲的木花,那专注的侧影与周遭的疯狂喧嚣形成令人心悸的对比。马克斯的长焦镜头,稳稳地捕捉下了这双沾满木屑、在二十一世纪阳光下依然执着于千年技艺的手,以及老人眼中那抹几乎被淹没的、对嘈杂环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