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112章 围城计破兄弟反目,暗潮涌动天下乱

第112章 围城计破兄弟反目,暗潮涌动天下乱(1 / 2)

定阳城外的雪粒子仍未停,打在袁尚的玄铁盔上发出细碎的响。

探马的红缨枪尖还滴着融雪,他盯着田丰发灰的鬓角,忽然想起昨夜审配递来的密报——邺城粮仓的粟米里掺了三成河沙。

"元皓公且说。"他勒住马,喉结动了动,"这定阳城该如何破?"

田丰的瘦马向前凑了两步,马蹄在雪地上碾出深痕:"袁谭仗着东山营与城池互为犄角,实则软肋在粮道。

明公只需围而不攻,断其运粮之路——"他枯树般的手指指向北方,"那粮道沿滹沱河走,两岸皆是芦苇荡,派文丑带三千精骑伏在芦苇后,运粮队一来便截,比硬攻省时省力。"

袁尚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手腕说"显甫当承大位",又想起袁谭在黎阳城头挂起的"讨逆"大旗——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总把他当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

"文丑!"他突然扯开嗓子,声震雪原。

左侧队列里冲出一员黑甲大将,铁胎弓在肩头晃出冷光:"末将在!"

"带五千骑去断粮道,围定阳城。"袁尚抽出腰间佩剑,剑锋挑开一团雪雾,"只许叫阵,不许硬攻。

袁谭若派兵突围,便放箭射回。"

文丑单膝点地,铠甲与积雪相撞发出闷响:"末将定叫袁谭连粒米都送不进城!"

定阳城楼的箭垛上,陈琳的玉珏撞在青砖上,叮当作响。

他望着十里外的粮道,原本络绎不绝的运粮车此刻全堵在芦苇荡前——三辆粮车翻倒在地,车夫的惨叫被北风撕碎,文丑的黑旗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

"明公!"他踉跄着跑下城楼,靴底的积雪在青石板上滑出两道白痕,"粮道被断了!

文丑那厮......"

正擦着青釭剑的袁谭手一抖,剑穗上的红绒球砸在案几上。

他猛地站起,案上的军报被带得纷纷落地:"淳于仲简不是守着东山营吗?

让他带两千人去冲粮道!"

"东山营的探马来报。"亲兵掀开帐帘,冻得发紫的手捧着木简,"淳于将军说'袁显甫的毛孩子能奈我何',正和偏将们围着火炉喝酒。"

陈琳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想起三日前在东山营看到的——淳于琼的酒葫芦里装的不是酒,是掺了水的薄醪,士兵们啃着冻硬的炊饼,眼神比雪还冷。

"明公,末将再劝一次。"他突然跪了下去,玉珏磕在地上裂出细纹,"定阳城虽固,可粮草只够七日。

不如趁夜弃城,去平原郡与高干汇合......"

"住口!"袁谭的剑"嗡"地出鞘,寒光掠过陈琳的眉骨,"你这是动摇军心!

当年父亲在时,你替我写《为袁绍檄豫州文》时的胆气呢?"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

袁谭掀开帐帘,正见几个士兵揪着个伙夫,那伙夫怀里还揣着半块发霉的炊饼:"军粮里掺沙!

这怎么吃?"

"拉下去斩了!"袁谭的声音发颤。

他望着士兵拖走伙夫时甩在雪地上的沙粒,喉间像塞了团冻硬的棉絮——三天前开仓放粮时,他就闻到了沙粒的土腥气,可那时他想着"不过掺了点沙,熬熬就过去了"。

第七日寅时,东山营的火光刺破夜幕。

最新小说: 四合院:大领导是我的老政委 快穿之当炮灰有了外挂 穿越七零:军嫂富可敌国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爷请爬开,姐要独美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纤尘引之妄途 穿越明日方舟却早了几百年 隋烽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