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123章 贾文和心动,张济难决

第123章 贾文和心动,张济难决(1 / 2)

子时三刻,陈子元的青布靴底碾过贾府门前的残雪。

他解下玄色大氅交于随从,露出里面素色深衣——这是他特意换的,既非使节的华服,也非谋士的纶巾,倒像个求学问教的寒士。

门扉轻启时,他听见自己心跳撞着肋骨,像擂了十年战鼓的老卒突然要抚琴。

"陈先生。"门房是个半大孩子,手里提着的羊角灯映出他发顶翘起的呆毛,"我家先生在西厢房,说您来了直接进去。"

西厢房的窗纸泛着暖黄,梅枝扫过窗棂,在纸上投下碎玉般的影子。

陈子元推开门,先闻见浓重的药香——案头砂锅里煨着当归,旁边摆着半卷《六韬》,书页间夹着片干枫叶,红得像要渗出血来。

贾羽正坐在蒲团上补扇子。

断成两截的扇骨用细麻线缠着,他手指枯瘦如竹枝,每打一个结都要眯起眼,倒像在缝补什么比命还金贵的东西。

听见脚步声也不抬头,只从案下摸出个粗陶茶盏推过来:"温过的,不是好茶。"

茶盏入手微烫,陈子元却觉得掌心发紧。

他记得三日前初见贾羽时,这老头还端着谋士的矜持,如今倒像把自己揉进这烟火气里了——粗布襕衫的袖口磨得起了毛边,鞋面上沾着未擦净的泥点。

可正是这份"不讲究",让陈子元更确定:眼前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算无遗策,是会为兄弟啃树皮、会在军报上涂鸦的活人。

"先生补的不是扇子。"陈子元坐下来,茶盏在案上压出个水痕,"是十年前凉州的半块饼,是李傕刀下的假军报。"

贾羽的手顿住。

麻线从指缝里滑出来,在扇骨上拖出道白痕。

他终于抬眼,目光像淬了蜜的针:"陈先生好记性。"

"使君说,要记的不是谋士的计策,是谋士的人心。"陈子元往前倾了倾身子,"三日前在军帐,先生问'张某若不降,您会怎么做',我答'没有非杀不可的人'。

可您要的不是答案,是看我敢不敢把底牌摊在您面前。"

贾羽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突然笑了,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六韬》:"使君军制里说'兵为义执刃',陈先生教士兵认'义'字时,可曾想过——这天下的'义'字,从来不是写在竹简上的。"他从袖中摸出张皱巴巴的纸,展开是幅粗略的地图,"乐进五千步骑过虎牢关,看似要截张济退路,实则是曹操在试使君的底盘。

兖州新定,他要知道刘备的爪子能伸多远。"

陈子元的后颈泛起凉意。

他早料到曹操会动,但贾羽能在探马报信后片刻就画出战局,连乐进军中粮草能撑七日、虎牢关守将与乐进有旧怨这些细节都标得清楚——这哪是谋士,是把天下装在眼睛里的活地图。

最新小说: 四合院:大领导是我的老政委 快穿之当炮灰有了外挂 穿越七零:军嫂富可敌国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爷请爬开,姐要独美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纤尘引之妄途 穿越明日方舟却早了几百年 隋烽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