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阳光明媚,校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此时,已出任系学生会文艺部长的子繁突发奇想,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评选我系最佳歌星演唱会。
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和反复斟酌,子繁终于敲定了本次演唱会的重要嘉宾人选——陈明。为了给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子繁特意为陈明量身定制了一首经典歌曲——《牡丹之歌》。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深情并茂,与陈明那极具感染力的嗓音相得益彰。子繁对这个安排充满信心,他相信陈明一定能够将这首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全场观众为之倾倒。
然而,当子繁兴高采烈地将这个精心策划的安排告诉陈明时,他却看到了陈明脸上流露出的明显不满。陈明的眉头紧紧皱起,嘴角微微下垂,似乎对这个安排并不满意。
“《牡丹之歌》太老了,我想唱一首新歌。”陈明毫不掩饰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首经典老歌的些许厌倦。
子繁听了陈明的话,不禁有些无奈。《牡丹之歌》可是一首备受欢迎的经典歌曲,观众们对它的熟悉程度和喜爱程度都非常高。然而,他也理解陈明想要尝试新事物的心情,毕竟每个歌手都希望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经过一番思考,子繁意识到演唱会的整体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陈明坚持要唱新歌,那么他们就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安排曲目顺序,调整音乐编排,甚至可能还需要对舞台布置进行一些改动。这无疑会给整个团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但是,子繁最终还是决定尊重陈明的意见。他相信陈明作为一名实力歌手,对于自己的演唱选择有着充分的考虑和把握。而且,《朋友》这首歌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说不定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
于是,子繁微笑着对陈明说:“好吧,既然你这么想唱新歌,那我们就唱《朋友》吧。不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准备工作,你可得好好练习哦。”陈明感激地看了子繁一眼,连忙点头表示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