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轨道,东经110°上空,地球静止轨道。
代号“Nimbus-7 Debris”的伪装目标,在空间态势图上如同一个冰冷的坐标点,散发着不祥的微光。基地指挥中心内,巨大的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画面:高轨侦察卫星传回的实时红外热成像、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图、多光谱分析数据流;地面深空雷达阵列捕捉的微弱轨迹波动;以及李晴所在的生物监测舱内,她左手掌心伤口生物电信号、血氧浓度、神经活动强度的实时曲线图。空气紧绷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
“目标确认:非自然热源稳定。红外特征与大型恒温生命维持系统高度吻合。合成孔径雷达穿透扫描显示内部存在复杂腔体结构及疑似生物组织形态。多光谱分析…检测到极其微弱的、特定于铊毒催化环境的生物化学特征光谱!”技术员的汇报如同冰冷的宣告。这不是残骸,这是“方舟”,是“导师”培育终极恐怖胚胎的轨道巢穴!
“李晴状态?”总指挥的声音凝重。
“生物电信号持续活跃,与目标轨道位置存在明确共振关联!”医疗组负责人紧盯着数据,“当目标进入特定轨道相位时,她的伤口生物光子辐射强度同步飙升!血钥共鸣确认!但…她的生理负荷正在逼近极限!心率、血压异常升高,神经活动呈现过载趋势!每一次共鸣都在加剧她的身体损伤!”
李晴坐在特制的生物信号放大椅上,左手被固定在一个布满精密传感器的银灰色圆环中。掌心伤口的剧痛已化为持续的高频嗡鸣,每一次“方舟”掠过特定的宇宙射线背景或地球磁场节点,都仿佛有一根无形的钢针狠狠刺入她的神经。洪学友的血在她体内奔流,如同燃烧的导线,将来自“方舟”的冰冷脉动清晰地传递过来。她脸色惨白,冷汗浸透衣背,但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死死盯着屏幕上那颗代表“方舟”的光点。
“必须行动!在胚胎完成最终‘唤醒’前!”总指挥下令,“‘破晓’特遣队准备!轨道穿梭机待命!行动方案:抵近侦查、植入病毒信标、视情况实施物理隔离或…摧毁!”
战术一:天幕伪装。
为掩护特遣队抵近,一场精心策划的“太空军演”在全球太空监测网络前上演。
轨道迷惑: 三颗具备机动能力的备用通讯卫星突然改变预定轨道,其中一颗的机动轨迹刻意与“方舟”所在空域产生短暂重叠,吸引全球太空监视网络的注意力。
电磁迷雾: 部署在低轨道的数颗电子战卫星启动大功率全频段干扰,在特定时段和空域制造强烈的电磁噪声背景,干扰可能存在的、对“方舟”的第三方监控。
热源诱饵: 一枚特制的、模拟大型卫星热辐射特征的充气诱饵弹被发射至邻近轨道,在红外探测器中形成与“方舟”相似的热信号点。
“军演”成功吸引了大部分公开和潜在的监视目光,为“破晓”特遣队的隐秘机动创造了宝贵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