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日化的职工从两百多人暴增到五百多人,萧常乐的管理有很多力所不及的地方。
物料安排、人力安排都有浪费的地方。
工厂的每个角落她都仔仔细细的研究个遍,把所有有浪费的地方全都做出了调整。
人一忙碌起来就容易忘记时间,萧朔喊了好几次叫他们吃饭,个个不理。
李相宜安排了宴席,要给清华大学的这帮学生和导师接风洗尘。
可无论萧朔喊多少遍,邹祥忠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完全忘了他们。
考察过很多工厂,多到邹祥忠都数不清。
然而,他考察的工厂,大部分是国企,因为制度管着,不可能完全按照邹祥忠的方案去改。
这是第一家可以完美施展才华的工厂!
毕生所学终于得以施展,邹祥忠格外的珍惜,每一步都亲自参与,精细到毫厘之间。
根本舍不得浪费丁点时间,他要一次就把青城日化现有的生产改变。
这是属于他的机遇!
每一个步骤都被萧朔接受,五百多个工人完美配合。
心里前所未有的畅快,大脑前所未有的灵活。
很多以前滞涩的问题,在对青城日化的调整中渐渐明悟。
一直忙到凌晨两点,中餐和晚餐都没吃,邹祥忠才满意的停下手里的工作。
满脸欣慰的看着青城日化的改变,即便浑身脏兮兮,脸上满是油污也盖不住他的笑容。
“机器老化非常严重,凭借现在的机器只能改成这样了。”
“根据我的演算,现在的生产效率是之前的两倍。”
“如果加大投资……”
“要多少钱?”李相宜特别珍惜青城市的这次机遇,一直跟着邹祥忠。
萧常乐记下来的东西,他也记了一份一模一样的。
这可是清华大学来的知识!
能在萧朔这里实现增产,就能在青城市其他工厂实现增产。
大家都要赚钱!
邹祥忠说的机器老化的问题,绝不止青城日化这一家,青城市所有工厂都有机器老化的问题。
把青城日化作为试点,只要萧朔这里的增产能够达到预期,李相宜不介意给所有工厂换一次机器。
改开期间,他的权限很大,能做到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邹祥忠很不爽有人打断他的话,皱眉看着李相宜:“你是谁?”
李相宜连忙伸出双手:“邹教授,您好,我是青城市委书记李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