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谁也不会带着那么多累赘。
公转私的厂长不得不裁员。
职工不想失去工作。
由此而引申的矛盾,导致很多企业在改革的时候发生了动乱。
李相宜把早就准备好的报告交给在座各位。
“青城日化改革以后,不仅没有裁员,还在改革后大量招收新职员。”
“现在的青城日化已经拥有564名职工。”
“另外!萧朔还要再开一家工厂,预计招收……”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省长程聪打断:“改革以后大量招收新职员?”
“青城日化凭什么招收新职员?”
“李相宜,你别说话,让萧朔来说。”
报告式的发言他听了太多太多。
萧朔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明显不如李相宜老辣,他的言语是真是假,程聪一听就知道。
公转私以后大量招收新职员的事情,程聪还是第一次听见。
沿海那些更早改革的地方,他有去考察过,改革初期大家都一样,青城和南边沿海地区没有不同。
都经历了裁员,都经历了动乱。
这么大的事情,程聪不想听报告式的发言,更不想听到一句假话。
他要听当事人完完全全真实的发言!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个个省级大佬逼视着萧朔,给他施加最大的精神压力。
面对这么大的阵仗,萧朔不由得紧张起来,来的路上跟李相宜商量的东西全都忘到了脑后。
完全是出于本能的,按照自己一直以来做的准备回答。
“因为青城日化的改革,李书记给了我一个去清华大学面试的机会。”
“面试期间认识了几个清华大学的导师和学生。”
“以前在青城日化安排生产的时候,因为物料使用错误,导致生产出错。”
“那次的错误我一直记在心里,跟清华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以后,我发明了一款胶水。”
“是这款胶水扭转了青城日化的亏损,我赚了钱才能给职工涨工资,招收更多的职员。”
萧朔的紧张肉眼可见,豆大的冷汗顺着额头滑落下来。
相宜不由得暗叹一声,心中暗道:“还是吃了年轻的亏啊。”
萧朔这样的回答很难让在座众人满意,这次的贷款申请大概率要泡汤了。
程聪眉头一皱:“胶水?是502胶水吗?”
李相宜很想帮萧朔说话,却被程聪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是的!502胶水是我发明的。”
“哦?!”张烨的嘴角勾起一抹幅度,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