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授,谢谢您的认同,我愿意把我的知识倾囊相授。”
宋惜尧暗暗送给萧朔一个大拇指。
真诚才是必杀技!
在绝对的真诚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才是萧朔的最终目的!
彼得!
一如邦德鲁那样,萧朔看重的是人!
经过彼得的许可后,于浩明把他的学生全部叫过来。
李拓的嘴巴被上了封印!
有彼得的倾囊相授,可以把他晾在一边了。
不是大家过河拆桥,实在是李拓的碎嘴子,没有人能忍受得了。
一天的辛苦忙碌以后,于浩明发觉人手不够,把与机电相关的清华团队全叫过来。
管他从事力学研究还是电力研究,只要能出力,全都叫过来。
一百多个导师和学生围着萧朔的那些机器忙碌,不过十天就把机器修好。
机器修好了,萧朔立刻把萧常乐叫回来,带领工人开始高科技生产。
最投入的要属邹祥忠!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生产线!
有彼得在这,怎样的机器故障,他都能修好。
于浩明也需要机器出故障!
无论怎样的故障,他都很需要。
越多故障,他越能学到渴望的知识。
有于浩明和彼得护法,邹祥忠可以放手施为。
交给他的那条生产线,他把人工与机器相结合,做到了最大生产效率。
在一次次实验中,一次次机器超负荷的磨损中,邹祥忠的项目越来越趋近成熟。
三个月后,邹祥忠得出了最满意的数据!
这是通过多条生产线的实验,得出的对人工和机器都能发挥出最大能效,且不会伤害工人和机器的最大效率。
原先预计这套生产线的日产量是八十万!
有彼得和于浩明团队护法,邹祥忠把日产量提高到了一百万!
邹祥忠和于浩明,完全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团队!
邹祥忠暴虐机器,使劲的压榨机器,在他的操作下,机器接连出故障。
于浩明最希望机器出故障!
有故障他才能研究,才能学习,才能把门下学生培养成才。
直到青城日化稳定运行了三个月以后,彼得才向萧朔请辞。
“很抱歉,普世那边传来命令,需要我去另一个国家做维护工作。”
“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必须得去。”
“按照我与你之前的约定,我没有工作一千日,请按我的实际工作日结算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