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物品和观念,无不透露出“现代”的气息。
对方似乎已有所建树,而自己呢?
曾几何时,冯望舒也怀揣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初生牛犊不怕虎,还尝试过推广纺织技术等。
可惜她人微言轻,刚有起色的成果总被夺走;剩下的想法,要么超出她的能力范围,要么触碰了这里的律法。
有一次还多亏五皇子碰巧相助,她才得以脱险。
最终她意识到,只有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瑰宝,是别人无法从她头脑中夺走的。于是她转而利用这点,很快便小有名气。
她本就是汉语言专业出身,渐渐沉下心来,系统学习这个世界的文化和历史。
冯望舒开始尝试将脑中那些才华横溢的诗句片段,与自己学到的本土文化、历史典故相融合,加上个人感悟进行再创作。这让她渐渐摆脱了纯粹文抄公的局面。
如今她也能独立写出一些诗句了,虽然未必能比肩那些传世名篇,但融合了华夏精髓的作品,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上佳。
如果再巧妙融入些经典诗句片段,效果更佳。
她本以为江锦悦就是那位隐藏的穿越者,今日或许是特地来“认亲”的,可惜试探的结果表明,并非如此。
冯望舒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围世家弟子责怪的眼神,仿佛是在怪她出了偏门的题目,怪她刁难了江锦悦。
这让她心中一阵恼火。
更让冯望舒感到不舒服的是,《幽亭记》这个风靡京城的话本子,本就是在五皇子的默许下她才敢写出的。
她还特意为其中几段配上了流行的古风歌曲,再用北晋的乐器重新编曲。
在世家宴席间,这种“话本配乐”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在民间,故事和曲子更是老少皆宜。
可今日却怎么反用她独立写作的《幽亭记》作为背景板,来捧这位江家二小姐了?
冯望舒第一次感到不舒服。
她下意识地看向主位的五皇子。他正含笑看着自己,眼神温和依旧。
冯望舒瞬间又觉得自己是多心了,五皇子本身不就是最喜欢有才华的人吗?
不然自己是如何像话本子里的舒婉儿一样,得了五皇子的青眼。
五皇子发现江锦悦有诗才,引见给大家认识,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论身份,江锦悦是江家正儿八经的嫡出小姐,母家还是秦家。
而自己呢?家中门第虽高,但只是个亲娘早逝的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