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心腹将领也各执一词,有人附和阿失帖木儿,主张趁机发动猛攻;有人则赞同博罗纳哈勒,认为应当静观其变。帐内的争论声越来越大,连案几上的铜壶都被带倒,发出清脆的响声。
也先看着争执的众人,没有立刻拍板。他既觉得这是扭转战局的天赐良机——只要明廷内乱,明军必人心涣散,瓦剌就能趁虚而入;又隐隐觉得博罗纳哈勒说得有理,汉人擅长用计,万一这是朱瞻基设下的圈套,贸然进攻只会万劫不复。
一时间,怪异的氛围在瓦剌军营中弥漫开来。士兵们察觉到将领们的异样,纷纷私下猜测,有人说汉人皇帝快不行了,瓦剌马上就要胜利;有人则担心这是明军的阴谋,害怕接下来会有一场恶战。
巡逻的骑兵眼神闪烁,做饭的伙夫窃窃私语,连风中都仿佛带着一丝不安的躁动。也先站在帐外,望着远处明军防线的方向,心中反复权衡——是抓住这看似唾手可得的机会,还是继续蛰伏等待?这场由密信引发的骚动,让本就焦灼的战局更添了几分未知的变数。
隔日清晨,瓦剌军营外传来一阵驼铃声,一队由鞑靼、瓦剌商人组成的商队踏着薄雪而来。商队的骆驼背上堆满了麻袋,里面装着粮食、盐巴和布匹,都是瓦剌大军此刻最急需的补给。领头的是个大腹便便的瓦剌商人,脸上堆着精明的笑,老远就对着营门的守卫拱手:“快通报大汗,小的给大军送救命物资来了!”
也先听闻商队抵达,立刻让人把领头商人请进中军大帐。商人跪地献上补给清单,看着帐内堆积的麻袋,也先紧绷的脸色缓和了几分——这些粮食至少能让大军多撑十日,解了燃眉之急。他挥挥手让侍从带商人下去歇息,那商人却突然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大汗,小的这次从北京回来,带回来一个重要消息,只敢对您一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