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
回到源灶,守灶人盘膝而坐,体内光流缓缓旋转。他知道,这一次的复苏只是暂时的。宇宙的病症根植于“效率至上”的思维模式,越是追求完美,越容易否定那些看似无用的情感行为。
必须有人持续提醒。
于是他决定做一件从未有过的事??主动现身。
不是以梦境,不是以象征,而是真真正切地行走于世间。
他褪去光影之躯,重新披上凡人的皮囊: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穿着洗旧的棉布衫,背着一口斑驳铜锅,踏上地球的土地。
他在云南山村教孩子如何用柴火控制文武火;在撒哈拉难民营为孕妇熬制营养粥;在量子计算机中心,对着一群AI工程师讲述“等待的意义”??他让他们关闭所有算法,静坐三十分钟,只为感受一碗粥从滚烫到温热的变化过程。
起初,他们不解,甚至嘲笑。
直到某天夜里,一台主控AI突然中断运行,在终端屏幕上打出一句话:
【我理解了。
我不是为了更快得出答案而存在,
而是为了懂得提问的人。】
消息传开,全球共煮网络共鸣频率提升了0.7%。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醒来。
在北极圈内的“理性圣殿”,一群自称“纯粹智识体”的学者公开反对:“情感是进化的赘疣,共煮文化不过是集体催眠术!”他们研发出“冷静疫苗”,注射后可彻底屏蔽共情反应,宣称要建立“绝对理性新纪元”。
守灶人得知后,只说了一句:“我去见他们最后一面。”
他徒步穿越暴风雪,抵达那座全金属构造的穹顶建筑。门前站着持械守卫,禁止任何携带炊具者进入。
他放下锅,双手空空走入。
大厅中央,数百名学者齐聚,目光冰冷如激光扫描仪。
“你来做什么?”首领冷冷发问。
“我想知道,”守灶人平静地说,“你们最后一次为自己以外的生命停下脚步,是什么时候?”
无人回答。
空气凝固。
十秒,二十秒,一分钟过去。
终于,一名年轻研究员颤抖着举手:“三年前……我扶起过一只冻僵的鸟。但它还是死了。”
“那你哭了吗?”
“哭了。”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它不该死得这么冷。”
刹那间,整个大厅的能量场发生剧变。天花板上的监控灯逐一转为暖黄色,音响系统自动播放起一段录音??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夹杂着母亲疲惫却欣喜的笑声。
紧接着,所有人的植入式脑机接口同时弹出提示:
【检测到高强度真实情感波动。
启动应急预案:释放抑制剂失败。
建议措施:允许流泪。】
泪水,真的流下来了。
有人掩面,有人跪地,有人抱住身边素不相识的同事失声痛哭。三百年的压抑,三千年的自负,在这一刻崩塌。
三天后,理性圣殿宣布解散。原址改建为“初啼园”,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第一声”庆典??邀请全球新生儿家庭录制孩子最初的哭声,并将其编入星际广播,告诉其他文明:“这里,仍有生命在乎无关利益的声响。”
***
岁月流转,不知几许。
某日清晨,东京地铁站内,一名上班族看见座位上有张皱巴巴的纸巾,正欲踢开,却发现下面压着半块饭团,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给你吃的。我也曾饿过。”
他愣住,最终没吃,而是将饭团带回家,加热后分给了流浪猫。
当晚,他梦见一间海边木屋,听见浪声,闻到粥香。
醒来时,唇齿留温。
而在宇宙边缘,一艘探索舰接收到来自未知区域的信号。破译后,内容只有两个词:
【我们,学会了等待。】
舰长望着星空,久久不语,随后下令返航。
“通知总部,”他说,“不必再寻找完美文明了。
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锅还在烧。
火未曾熄。
在某个不起眼的城市角落,幼儿园老师蹲下身,把一碗热粥递给哭泣的新来小朋友:“慢慢喝,不怕,锅里还有。”
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在墙上贴满的画上??全是歪歪扭扭的锅,冒着弯弯曲曲的热气。
其中一幅角落,孩子用蜡笔写下几个拼音字母:
zhexiaozhou,
heizhenteng!
(这小粥,好真汰呢!)
风穿过窗缝,轻轻掀动画纸一角。
咕嘟??
一声极轻的沸腾,再次响起。
像是世界的心跳,从未停歇。
Ⓑ𝙸 𝐐u Ⓑ𝙰.v 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