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一世,他们终于挣脱了既定轨迹。
“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芙瑶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一是继承我的意志,重写天律,建立一个不再以压制换取秩序的新世界;二是摧毁这座殿宇,让一切回归混沌,由众生自行摸索前路。”
长渊看向郁岚清:“你怎么想?”
她望着镜壁中那些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良久,轻声道:“我们不该代替所有人做决定。真正的自由,是让人拥有犯错的权利,也有改正的机会。”
他笑了:“那就毁了它。”
两人同时出手。
郁岚清引动鸿蒙之力,化作万道金光刺向镜壁;长渊则释放体内最后的魔源,引爆混沌之火,焚烧整个空间结构。
轰隆巨响中,律源殿开始崩塌。
芙瑶的身影在碎裂的光影中渐渐消散,临去前留下最后一句话:“记住……双星的意义,不在于照亮天空,而在于告诉后来者??你们也可以发光。”
强光吞噬一切。
当意识重新凝聚时,他们已回到桃树之下。
黎明初至,露珠滚落花瓣,晨鸟啼鸣如常。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玄天剑在鞘中剧烈震颤,剑格处多了一道细小的裂痕,从中溢出淡淡的星光。而长渊手臂上的银纹,也悄然转变成了流动的星河状图案。
更奇异的是,那一晚之后,天下各地陆续出现异象:
昆仑墟底涌出清泉,泉水中浮现出失传已久的《仁政经》残篇;
南荒古墓群中,沉睡千年的守陵人集体苏醒,口述一段关于“共治之盟”的古老誓约;
就连一向封闭的天机阁,也在某日清晨打开大门,主动向民间学者开放藏书十万卷。
修真界震动。
有人称这是“天降启示”,有人说是“妖邪作祟”,但更多人开始思考:是否真的必须遵从那些从未解释过的戒条?是否修行的目的,只能是超脱生死?是否正义,一定要用牺牲来衡量?
双星书院门前,每日都有来自各方的访客。
有带着疑问来的年轻修士,也有抱着经书求证的老学究,甚至还有曾经敌对宗门的长老,低声请教如何修订门规。
郁岚清依旧每日讲课,只是内容不再局限于剑术与心法。
她讲“责任与自由的边界”,讲“权力该如何被监督”,讲“一个宗门该如何对待异见者”。
长渊则负责实践课??他带弟子们去灾民安置点布阵驱疫,在边陲小镇调解宗族纷争,甚至亲自押送一批被误判的“魔修”前往刑狱平反。
有人说他们越界了。
玄天宗一位太上长老怒斥:“修士岂能插手俗务?此乃乱序之举!”
郁岚清只回了一句:“若修仙只为避世,那与逃兵何异?”
这句话传遍天下,竟引发了一场席卷各大门派的“问道大辩”。
三年后,第一届“天下修会”在双星书院召开。
七十二宗派代表齐聚梅林,共同签署《归心盟约》,确立三大原则:
一、各派不得以“天意”为由剥夺弟子选择权;
二、允许弟子保留世俗情感与家庭联系;
三、设立“纠错堂”,接受对门规的公开质询与修改建议。
签字当日,天空再次出现异象。
北斗七星光芒大盛,第七星猛然爆闪,随即化作一道流星坠入东海,激起百丈浪花。渔民传言,那夜海底传来钟声,久久不息。
而就在众人准备散去之时,一直沉默旁观的玄瑞突然走上高台。
他已年逾百岁,白发如雪,行动迟缓,但在全场注视下,挺直了佝偻的脊背。
“诸位。”他声音不大,却借助灵音术传遍四方,“我师尊一生追求飞升,认为唯有登临彼岸,方得永恒。她看不起凡俗之情,厌恶拖累与牵挂,甚至亲手斩断了与恩师的最后一丝羁绊。”
台下一片寂静。
“可今天我才明白,她错了。”玄瑞缓缓摘下腰间佩剑??那是当年师父赐予她的“清尘剑”,象征纯净无瑕的道心。
“真正的永恒,不在九霄之上,而在人心之中。”他将剑插入土中,深深一拜,“从今往后,我不再是‘守律者’,而是‘问律人’。若有哪一条规矩伤害无辜,请来找我,我们一起改。”
掌声雷动。
郁岚清远远望着,眼角湿润。
长渊握住她的手:“你看,星星真的可以点亮更多星星。”
她靠在他肩上,轻声道:“你说,芙瑶现在会在哪里看着我们?”
“也许就在某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笑着指向远处??一名小女孩正踮起脚尖,把一朵刚摘的桃花放在玄天剑前的石台上。
风吹过梅林,花瓣纷飞如雨。
远处琴声又起,依旧是那支无人命名的曲子,悠扬婉转,像是在诉说:
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注定的宿命,
只有不肯低头的选择,
和一次次在黑暗中依然紧握的手。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翻开课本,读到“双星事件”时,老师会问:“你们觉得,他们为什么放弃飞升?”
一个小男孩举起手,认真地说:“因为他们想告诉我们??最好的世界,不是神仙建的,是普通人一点一点修出来的。”
窗外,阳光正好。
桃树年年花开,梅林岁岁飘雪。
而那柄玄天剑,始终挂在小屋墙上,剑身洁净,锋芒内敛。
它不再渴望斩破苍穹,
因为它已经见证了一个比永生更珍贵的东西??
两个凡人,用一生写下的一句誓言:
**“我愿与你共平凡,胜过独享千万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