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四镇节度使
至德二载,十一月初一。
京兆府,长安城。
姜天骄接到严庄政变成功的消息,他终于可以放心下来。
只不过前线消息却让姜天骄闷闷不乐,他真没想到唐军跑得这麽快,凤翔郡和阳郡说扔就扔这下轮到姜天骄陷入两难之中,他眼前摆着两条路。
北上和南下。
北上就是派兵攻打河西道和陇右道。
南下就是派兵攻打山南西道和剑南道。
王武俊看着姜天骄举棋不定,他郑重其事说道:「大王,末将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攻打山南西道和剑南道,而不是北上占领河西道和陇右道。」
「愿闻其详!」
姜天骄倒是想听听王武俊有何意见。
王武俊一脸正色说道:「如今我军确实是兵强马壮,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称霸天下的地步,更加无力多线出击,这样很容易会让唐军各个击破。」
「末将之所以不赞同占领河西道和陇右道,那是因为这两个地方人烟稀少,加之又是跟吐蕃接壤,拿下以后还要留下重兵驻守,这明显是不划算。」
「以前大唐朝廷在河西道和陇右道驻守十五万精兵,这才勉强能够压制住吐蕃,每年不知需要消耗掉多少钱粮布帛。」
「眼下我军任务是要灭掉大唐朝廷,而不是去跟吐蕃制造摩擦。只要能够攻下山南西道和剑南道,那麽大唐覆灭指日可待,届时河西道和陇右道自会归顺,不用一兵一卒岂不美哉?」
康英俊对此摇头反驳道:「王将军,我今天刚刚得到最新消息,李傲和仆固怀恩带着数万将土逃往武威郡,这明显是在收缩防线集中兵力。」
「要是让他们在武威郡站稳脚跟,那麽我们将会受到南北夹击。因此我认为应该乘胜追击,最好能够一鼓作气拿下河西道和陇右道。」
「河西军和陇右军早已元气大伤,就算加上数万将士那又怎样?这点兵力跟我们相比还是显得不足。」
姜天骄明显更加倾向于王武俊,他不动声色说道:「康将军,你可别忘记我们在关内道还有两位节度使,张光晟和火拔归仁足以牵制住武威郡的唐军,大唐军队在短时间内做不到南北夹击。」
「本王觉得王将军这建议不错,若能顺利攻下山南西道和剑南道,大唐灭亡指日可待,到时候南方各道也可以不战而下。」
「我准备举荐安守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安太清为山南西道节度副使,让他们两人去进攻汉中郡。」
「既然这李傲带着数万将士跑到武威郡,那就证明汉中郡的兵力肯定不多,正好符合避实就虚的战术。」
王武俊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他喜开颜笑说道:「大王英明!」
康英俊不禁喉声叹气暗道:「天王真是糊涂啊,为何偏听偏信土武俊的意见,殊不知西北唐军才是心腹之患,河西丶陇右丶安西丶北庭四镇将士皆为我朝死敌,他们怎麽可能会投降归顺呢!」
虽然康英俊认可王武俊的先易后难,但是他认为河西道和陇右道明显更容易,毕竟河西军和陇右军早已元气大伤,若是派遣安守忠前去讨伐定能取胜。
山南西道,汉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