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缓兵之计
神武元年,正月二十。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在含元殿收到崔佑甫的八百里加急,这是他派遣飞骑连夜送来的紧急羽。
「崔佑甫这件事情办得不错。」
姜天骄脸上露出淡淡笑容,他实在没想到崔佑甫还能从吐蕃手上要回陇西丶天水丶同谷三郡之地,这确实有些超乎他的想像。
文武百官对此却是极为不满,他们本来以为最多是在口头上答应吐蕃,没想到崔佑甫竟然跟着尚结息立碑划界。
刘晏顿时喉声叹气说道:「这崔佑甫怎麽能够跟吐蕃立碑划界呢?只用三郡之地就换来我大夏朝廷永世割让秦陇的奇耻大辱,他这如何对得起先辈们路蓝缕所开拓的疆土?」
「这吐蕃说到底也是趁我大夏和大唐打得两败俱伤,这才出来趁火打劫坐收渔翁之利,真不应该卖得这麽贱啦!」
姜天骄看见刘晏满脸失望的样子,他不以为然说道:「尚书令不必如此气绥,这份盟约对于夏蕃两国而言都是缓兵之计,就算我们不会撕破脸皮,那麽吐蕃同样也会撕破盟约。」
「崔乾佑和尚结息仅仅只是讨论陇右道的归属,他们两人为何都选择避开河西道呢?还不是因为河西道仍然在唐军手上,所以眼下谈了也是白谈。」
「虽然朕不害怕跟吐蕃全面开战,但是我们应该集中兵力灭掉大唐朝廷的残馀势力。若是此时跟吐蕃在河陇地区再启战端,难保大唐势力不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现如今大唐势力仍然盘踞在山南东道丶山南西道丶黔中道丶剑南道丶河西道这五个地方。」
「朕准备先对山南东道加紧攻势,同时派遣使者秘密前往黔中道,尝试看看能不能拉拢到黔中节度使赵国珍。」
「只要能够把山南东道和黔中道这两个地方完全拿下来,大唐朝廷那就只能龟缩在巴蜀之地。」
阿史那承庆对此倒是深以为然,他郑重其事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夏蕃两国爆发战争,那就不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不以一朝一夕之荣辱来考量。」
「以往唐蕃两国在边境上交战数十年,绵延时间之久丶战场跨度之大丶调动军队之多丶战场损失之巨,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
「眼下我朝还不宜以举国之力,去跟吐蕃争夺河陇之地。可又不能放任吐蕃持续坐大,那就只能以缓兵之计拖延住吐蕃。」
「微臣不但同意遣使拉拢黔中节度使赵国珍,还应该再派人前往南诏国,藉此说服云南王阁罗凤,使其跟我大夏建立友好关系,从多个方向夹击剑南道的大唐朝廷。」
太常卿郑虔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愿意出访南诏国,游说云南王阁罗凤归顺大夏朝廷」
姜天骄听到郑虔主动请缨出使南诏国,他顿时喜开颜笑说道:「那朕就委任爱卿兼摄鸿胪卿,
持节前往南诏国游说云南王阁罗凤。」
「朕听闻你荥阳郑氏在南诏国也有人,爱卿不妨从这点开始入手,再对云南王阁罗凤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想他绝对不会拒绝我大夏朝廷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