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踏马好自为之,不要再踏进风华村半步。”
乔宇又踢了一脚花二,带着其他人上车。
很快,河边只剩下花二,死狗一样侧躺着,过了好一会,才缓和一点,却没有起身,仰脸,看着天空灿烂的太阳,手臂抬起,拳头用力捶在地面上,发出一声野兽般吼叫。
接下来几天,两村合并的事情,虽然还是村民议论的重点,但积极性不高,风华村明确了态度,拒绝合并。
大刘村上访还在继续,却变成笑话,也变得消极,有人直接不参加。
作为领头之一的花二,只是出面一次,其他时间,在家喝酒睡觉,精神萎靡廋了一大圈。
大刘村气氛消沉,风华村却在这时热火朝天起来。
就像乔宇说的那样,规划图不是摆设,按照图上标识,村里决定先把蔬菜大棚搞起来
当然不是脑袋一热,而是夏翠莲和乔宇等人商议了一整天,反季节蔬菜现在流行,不仅县城消费提高,还有苏城的江南时鲜,只要生产出来,不愁销路。
有一块几十亩的田地,比较荒,庄稼长势不怎么样,干脆清理出来。
种菜需要有机肥,除了猪场的猪粪,还有两个大鱼塘,里面淤泥很深,天长日久,几乎没什么水,都是杂草芦苇等。
鱼塘的淤泥作为肥料,也同时把鱼塘清理出来,用于明年养鱼。
一大早,夏建秋就通过大喇叭,召集所有村民到幼儿园大操场集合。
“各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今天起,向建设风华村开始努力,蔬菜大棚计划,得到县里领导的重视,已经为我们免费解决大棚资金,我们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要加油干,拼命干,为了子孙后代造福,往死里干。”
夏翠莲发言,挥舞着手臂,激情飞扬,经常参加会议,演讲倒是进步很多,说了一点大道理,才进入正题:“蔬菜大棚计划,还是按照猪场一样,统一管理,收入分红,每户都要投资,当然,不一定是钱,比如鱼塘清理,按照每户人家分配,出钱出力都可以。”
现在是农闲,刚好干活,而且,蔬菜大棚盈利还有钱。
大家兴奋起来,摩拳擦掌。
夏翠莲把两个大鱼塘,按照三百户人家,分配下去。
用几台水泵,一天时间,把水抽完,第二天,大家一起开始干活。
壮劳力在外打工的,有的赶回来,有的出钱或者请亲戚过来干。
乔宇家老爹坐轮椅,姐夫照顾猪场和大肚子大姐,他成了唯一劳动力。
虽然有钱,却没有雇佣别人,带头拿着铁锹干活。
淤泥清理上来,用独轮车运到准备种蔬菜的田里。
初晴也跟着凑热闹,不过,她干不了活,只是把别人从淤泥里清理出来的鱼虾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