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宫大会议厅,气氛庄严肃穆。
环形的会议桌前,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同声传译的耳机里,传来电流的微弱嘶声,像一张绷紧的弓弦。
会议正式开始。
按照惯例,作为头号强国和卫星导航系统的提出者,美国代表团第一个进行技术陈述。
汉密尔顿意气风发地走上发言台,身后的大屏幕上,打出了GPS系统的炫丽的图片。
“女士们,先生们。”他环视全场,“今天,我将向各位展示的,是人类科技的结晶,是通往未来的钥匙。”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他详细地阐述了美国的频段划分方案。
方案的核心,是建议将L波段最中心、最干净的L1和L2频段,划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核心专用频段”,并提出了一套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信号标准。
表面上,这套方案开放、公平,声称任何国家的导航系统,只要符合这套标准,都可以使用。
但在场的专家都心知肚明,这套所谓标准,完全是为美国的GPS系统,量身定做的。
因为目前,只有他们有实力发生高精度的导航卫星。
一旦这个方案通过,所有后发国家,都必须在美国人画好的跑道上赛跑,永远只能跟在他们身后。
汉密尔顿陈述完毕,台下响起了一片簇拥国和盟友国的掌声。
他鞠躬下台,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目光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角落里的中国代表团,带着一丝挑衅。
接下来,是苏联代表团。
伊万诺夫面无表情地阐述了他们的“格罗纳斯”方案。苏联人走了另一条路——频分多址(FDMA),即每颗卫星使用不同的频率。这套方案简单粗暴,但对频率资源的消耗极大,且设备复杂。
显然,在技术先进性上,苏联人已经落后了一步。
美苏陈述完毕,会议进入了技术质询环节。
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美苏之间,又一场漫长的、以政治妥协告终的扯皮。
然而,就在主持国的代表即将邀请苏联代表提问时。
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上,一块席卡,被竖了起来。
是王司长。
主持国的代表有些意外,但还是按照程序,点了点头:“请中国代表发言。”
王司长没有说话,而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话筒,递给了身边的郑昊。
一瞬间,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年轻的中国专家身上。
汉密尔顿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冷笑,身体靠在椅背上,准备看一场笑话。
郑昊从容地按下了发言键,声音通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
“谢谢。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对美国代表提出的方案,有几个技术问题,需要请教汉密尔顿先生。”
他站起身,没有看任何人,目光直视着前方的大屏幕。
“首先,关于公平性。美国方案建议将L1频段的某个赫兹作为中心频率,并占据了最优质的带宽。我想请问,这个频率的选择,除了对贵国的GPS系统最有利之外,是否考虑过,对其他不同技术体制的系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邻频干扰?”
汉密尔顿身旁的一位技术专家起身回答:“这位先生,我们的模拟显示,只要遵守我们提出的信号隔离标准,干扰是可控的。”
“是吗?”郑昊的语气,陡然变得锐利。
他从随身的文件包里,拿出一叠资料,递给工作人员。很快,他带来的图片,就取代了美国GPS的图片,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那是一张张无比复杂的,信号功率谱密度图和互相关函数曲线。
“这是我们团队,对贵方公布的C/A码,进行的互相关特性分析。”郑昊的声音,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我们发现,当系统内的卫星数量超过20颗,且地面接收机密集时,你们引以为傲的CDMA系统,其码间串扰,也就是互相关干扰,将出现非线性增长!”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陡然上扬的红色曲线。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高密度使用场景下,你们的系统,精度将会大幅下降!用户接收机,甚至会频繁出现锁定错误!请问,对于这个隐藏的技术缺陷,你们的方案里,是否有应对之策?”
这个问题,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会场里炸响。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