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厂长!不好了!“郑大牛跌跌撞撞地跑进办公室,脸上全是汗,“数控铣床出问题了!“
郑昊心头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图纸:“什么问题?“
“老张师傅和老马师傅吵起来了,现在谁都不让谁碰那台机器!“
什么?郑昊一愣,这两位师傅一个是从济南来的老技工,一个是村里新培训的积极分子,怎么会吵起来?
赶到车间时,郑昊就看到了剑拔弩张的一幕。老张师傅脸红脖子粗地站在数控铣床前,双臂交叉挡住机器。而在他对面,村里的老马师傅同样一脸不服。
“老张,你别以为从大厂来的就了不起!“老马师傅指着机器说道,“这个零件我昨天晚上想了一宿,用我的方法绝对能加工出来!“
“想了一宿?“老张师傅冷笑一声,“你想一年也没用!这个齿轮的齿形精度要求IT6级,误差不能超过0.02毫米,你那套土办法能做到吗?“
围观的工人们分成了两拨,村里的人多数支持老马师傅,而外来的技工则站在老张师傅这边。气氛越来越紧张。
“怎么回事?“郑昊走过去问道。
老张师傅看到郑昊来了,立刻开始告状:“郑厂长,您评评理!这个变速箱的关键齿轮,我用数控程序计算得好好的,他非要用手工方法来做,这不是胡闹吗?“
“胡闹?“老马师傅不干了,“我告诉你,我做了二十年钳工,什么活没见过?你那个什么数控程序,输入错一个数字就全废了,我这双手可从来没出过错!“
郑昊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在加工样机变速箱的关键齿轮时,两位师傅在加工方法上产生了分歧。老张师傅坚持用数控编程的方法,认为这样精度有保证。而老马师傅则认为这种复杂的齿形用传统的手工方法更稳妥。
“你们先别吵,我看看图纸。“郑昊拿过技术图纸仔细研究。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齿轮,不仅齿形特殊,而且精度要求很高。按理说,数控加工应该是最佳选择,但老马师傅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如果程序有问题,废料的损失会很大。
“老张师傅,你的程序验证过了吗?“郑昊问道。
“当然验证过!“老张师傅拍胸脯保证,“我在济南厂的时候,比这复杂的零件都做过。“
“那老马师傅,你有把握手工做到这个精度吗?“
老马师傅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只要给我时间,肯定能做到!“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郑大牛突然开口了:“要不然,咱们比比?“
“比什么?“两位师傅异口同声。
郑大牛眼珠子一转:“老张师傅用数控做一个,老马师傅用手工做一个,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来了兴致。王师傅也走过来凑热闹:“这个想法不错!正好我们也能看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劣。“
“不行!“老张师傅坚决反对,“这么重要的零件,怎么能拿来做试验?万一都做坏了怎么办?“
“怕什么?“老马师傅不服气,“大不了我们自己掏钱买材料!“
郑昊看着两位师傅不服气的样子,心里倒是有了个主意。现在样机制造刚刚开始,团队磨合是个大问题。与其让这种分歧一直存在,不如通过一次公开的“较量“来解决。
“这样吧,“郑昊说道,“我们确实来比一比,但不是比这个齿轮。“
他指了指旁边一堆待加工的零件:“我们选一个相对简单的零件,你们各用自己的方法做一个,比比看谁的方法更适合我们厂的实际情况。“
老张师傅和老马师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服输的劲头。
“比就比!“老马师傅第一个答应。
“好,那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现代化生产!“老张师傅也不甘示弱。
很快,整个车间都知道了两位师傅要“比武“的消息。工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围过来看热闹。就连在办公室的张国强和李工程师也赶了过来。
“比什么零件?“李工程师问道。
郑昊从图纸堆里翻出一张:“就这个轴套吧,结构不算复杂,但精度要求不低。“
这是变速箱里的一个辅助零件,直径50毫米,长度80毫米,内孔要求IT7级精度,外圆要求Ra1.6的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