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行,“郑昊走上讲台,声音清晰而有力,“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创新设计。“
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夹,开始详细讲解他们的技术方案。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从设计理念到实验数据,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清楚明白。
台下的专家们起初还有些心不在焉,但随着郑昊的深入讲解,他们的表情逐渐认真起来。这个年轻人的技术水平,远超他们的预期。
“我们的散热效率比传统方案提高了23%,燃油消耗降低了8%。“郑昊指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说,“这些都是通过严格的实验验证得出的结果。“
台下开始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个数据如果是真的,确实很了不起。“
“关键是他这么年轻,哪来的这么深厚的理论基础?“
孙建华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郑厂长,我有个问题。您刚才提到的热交换系数计算公式,和我们在国外文献中看到的有些相似,您能解释一下吗?“
这明显是一个陷阱问题,暗示郑昊的技术可能来源于抄袭。
郑昊看着他,淡淡一笑,“孙科长说得对,确实有相似之处。但相似不等于相同。您说的那个公式,是德国某研究机构在1975年发表的,而我们的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项关键修正。“
说着,他在黑板上迅速写下了复杂的数学公式,“第一项修正考虑了高原地区的气压影响,第二项修正考虑了农机作业时的振动因素,第三项修正考虑了冷却液的循环阻力。这三项修正,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相关研究。“
台下一片安静,专家们都在仔细思考着这个公式的合理性。
“这个修正思路很有创意。“一位来自省机械研究院的专家说,“确实针对了农机的实际工作环境。“
孙建华的脸有些挂不住,“但是这些修正的有效性,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撑。您能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吗?“
“当然。“郑昊从文件夹中拿出一叠资料,“这是我们三个月来的全部实验数据,包括不同工况下的温度记录、燃油消耗统计、以及长时间运行的可靠性测试。有兴趣的同行可以会后查看。“
韩志明接过资料翻看了几页,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个实验设计很严谨,数据也很完整。小郑,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的团队虽然不大,但每个人都很认真。“郑昊回答,“而且我们有个优势,就是能够直接在实际农作业环境中进行测试,这比实验室条件更接近真实情况。“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孙建华还不死心,又问了几个刁钻的技术问题,但郑昊都对答如流,甚至反过来指出了济南拖拉机厂现有技术的一些不足。
“孙科长,您刚才提到的冷却风扇设计,我注意到你们采用的是定速风扇。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变速风扇的效果会更好,既能保证散热效果,又能降低能耗。“郑昊说。
孙建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本想要质疑郑昊,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技术上的局限。
会议结束后,许多专家围着郑昊询问技术细节,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小郑,你的技术水平让我刮目相看。“一位老专家握着郑昊的手说,“我从事农机研究三十多年,很少见到这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
“郑厂长,我们想邀请您到我们研究院做个专题讲座。“另一位专家说。
“郑厂长,有没有兴趣和我们合作开发新产品?“一个企业代表递过名片。
赵晓兰站在一旁,看着被众人围绕的郑昊,心中满是骄傲。这就是她心中的男子,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