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孩子们(1 / 2)

“赵老师,郑叔叔,新年好!“孩子们齐声说道。

“你们怎么来了?不是放假了吗?“赵晓兰蹲下身子,摸摸孩子们的头。

“我们想来看看新图书室。“一个小男孩说,“听说有很多新书呢!“

“那你们看吧,但要爱惜书本。“赵晓兰叮嘱道。

看着孩子们兴奋地翻阅图书的样子,郑昊心里很温暖。这些孩子就是村庄的未来,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是最有意义的投资。

“晓兰,我有个想法。“郑昊说,“除了技术课,我们还可以开设一些兴趣班,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这个想法很好,但需要专业老师啊。“赵晓兰有些为难。

“这个不是问题。“郑昊胸有成竹地说,“去年大学就开始招收了,等过两年我可以请一些大学生来兼职教学,或者邀请县里的专业老师来指导。“

赵晓兰眼睛亮了:“如果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晚上,郑昊在家里总结了一天的所见所闻。村民们的生活确实有了很大改善,但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看来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下功夫,还要在改善民生上多做贡献。

大年初五,县委书记张志华带着一行人来到西尧村视察。

郑昊早早就在村口等候。张书记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学者风范。

“郑昊同志,久仰大名啊!“张志华主动伸出手,“你们西尧重工的名声,整个县里都知道。“

“张书记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郑昊谦虚地说,“您能来指导工作,是我们的荣幸。“

陪同的还有县长李建民、县工业局局长王德顺、县农业局局长赵国强等人。

“张书记,咱们先看工厂,还是先看村里?“郑昊问道。

“先看村里吧,我想了解一下西尧村的整体变化。“张志华说。

一行人沿着村里的主要道路走了一圈。张志华不时停下来,仔细观察村民的生活环境,还主动和村民交谈。

在村东头,他们遇到了正在晒太阳的王大娘。

“大娘,过年过得怎么样?“张志华亲切地问。

“好着呢!“王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是我过得最好的一个年。昊子还给我送了面粉和猪肉,真是个好孩子。“

“村里的变化大吗?“

“大!太大了!“王大娘激动地说,“以前我们村穷得叮当响,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灯,有些人家还买了自行车、收音机。“

张志华点点头,继续问:“你觉得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

“还不是托了昊子的福!“王大娘毫不犹豫地说,“他办了工厂,让咱们村的人都有了工作,有了收入。现在我儿子在厂里上班,一个月挣75块钱呢!“

听了王大娘的话,张志华若有所思。

接下来,他们又走访了几户人家,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反馈。村民们对郑昊和西尧重工充满感激,对村里的变化非常满意。

来到村中心的文化站建设工地,张志华停下了脚步。

最新小说: 医生付费实习?我反手哭丧发家致富 R卡被抛弃,我成SSR你哭什么 北地悍枭 后悔药 弃宗而出后,系统竟然升级了 反派:我靠挖骨弟弟成圣做祖! 重返80年代,开局接盘娇妻三姐妹 开局三轮配别墅,我靠摆摊爆富 老婆是杨玉环 婚前协议?分手后获百倍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