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我们可以给您提供原材料,或者帮您做一些简单的加工。“老李说,“只要能让村里人有活干,有钱挣就行。“
郑昊想了想,这倒是个办法。西尧重工现在确实需要一些原材料和零部件,如果能跟周边村子合作,既能帮助他们,也能降低自己的成本。
“这样吧,“郑昊说,“过完年,你带人来厂里,咱们详细谈谈。看看你们能做什么,咱们需要什么,双方对接一下。“
“真的?“老李激动地站起来,“太好了,谢谢您,谢谢您。“
“别谢我,这是互利共赢。“郑昊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质量必须过关,价格也得合理。“
“那当然,那当然。“老李连连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送走了老李一行,大哥说:“老四,你真要跟他们合作?“
“为什么不?“郑昊说,“咱们一家富不算富,得带动周边一起发展。而且,北村要是能给咱们提供原材料,也省得咱们到处去找。“
“你说得对。“大哥点头,“还是你想得长远。“
傍晚,除夕夜到了。
郑家的院子里挂满了灯笼,红彤彤的一片。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大嫂和二嫂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快上菜了!“母亲在里面喊。
一会儿功夫,一桌子菜就摆上来了。红烧鸡、清蒸鱼、炖排骨、猪蹄、猪肚、还有各种蔬菜,满满一大桌。
“哇,这么多菜!“小妹郑丽惊叹道。
“今年咱们家条件好了,该吃就得吃。“母亲笑着说。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父亲举起酒杯。
“今年是个好年。“父亲说,“老四把企业办得这么好,全家都跟着沾光。我敬大家一杯,祝咱们家明年更好。“
“更好!“大家齐声说。
“对了老四,“父亲突然说,“给你们发红包。“
说着,他拿出几个红包,分别给了大哥、二哥、三哥和小妹。
“爸,这是......“大哥有些意外。
“拿着吧,这是我和你妈的心意。“父亲说。
“还有晓兰的。“母亲拿出一个红包,递给赵晓兰,“这是第一年在咱们家过年,得给个见面礼。“
“妈,这......“赵晓兰有些不好意思。
“拿着吧。“母亲说,“你是咱们家的媳妇,这是应该的。“
“谢谢妈。“赵晓兰接过红包,眼眶有些红。
“对了,“郑昊也拿出几个红包,“我也给大家准备了红包。“
他分别给了父母、三个哥哥和嫂子、还有小妹。
“老四,你这......“大哥想推辞。
“拿着吧,这是我的心意。“郑昊说,“这些年多亏了你们帮忙,厂子才能发展起来。“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大哥笑着收下。
“来,吃菜吃菜。“母亲招呼着,“别光说话,菜都凉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院子里不时传来鞭炮声。
而在邻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老张家的年夜饭很简单,一碗白菜、一碗豆腐,还有一小碟肉。
“爸,就这些吗?“儿子有些失望。
“就这些。“老张叹了口气,“家里钱不多,省着点花。“
“可是西尧村的小虎说,他们家有鸡有鱼......“儿子说。
“别跟人家比。“老张打断他,“人家是人家,咱们是咱们。“
“我也想去西尧重工干活。“儿子说。
“你还小呢。“老张说,“好好读书,以后再说。“
母亲在旁边偷偷抹眼泪。她也想让家里过得好一点,但实在是没办法。
村口,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西尧村的灯火。
“你看,西尧村到处都是灯。“一个年轻人说。
“咱们村冷冷清清的,连个鞭炮声都没有。“另一个说。
“唉,什么时候咱们村也能像西尧村那样就好了。“
“做梦吧,咱们村没那个条件。“
“要不明天咱们去找郑昊,看能不能给个机会?“
“试试吧,不过我估计够呛。“
夜深了,西尧村依然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守岁,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烟花,大人们围着火炉聊天。
郑昊和赵晓兰站在院子里,看着天空中绽放的烟花。
“昊哥,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赵晓兰说。
“以后每年都会这样。“郑昊握住她的手,“而且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