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背刺(第1/2页)
“回响计划”的数据面板在林小强意识深处泛着微光,那行冰冷的数字【意识融合度:68.9%】像一道永恒的警示符,时刻提醒着他任务的艰巨与自身存在的脆弱。周二的语文课,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慵懒的气息。孙老师正在讲解一篇课文,声音平缓,带着一种例行公事的腔调。
林小强百无聊赖地转动着手中的铅笔,目光却敏锐地捕捉到身旁林小圈的细微动作。他正偷偷将语文课本立起,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屏障之下,是一本摊开的英语练习册。他的笔尖在英语单词上快速移动,神情专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林小强环顾四周,这并非个例——前排扎着马尾的语文课代表,隔壁组那个总是笑眯眯的胖男孩,他们的课桌下,同样隐藏着数学试卷或是英语作业。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枯燥的语文课上,抓紧时间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任务。
然而,当孙老师那略显沉闷的踱步声在林小圈课桌旁停下时,空气中那点慵懒的平衡被瞬间打破。
“林小圈!”
一声厉喝像鞭子一样抽碎了课堂的宁静。孙老师的手快如闪电,猛地从课本屏障下抽出了那本英语练习册。“啪”的一声巨响,练习册被重重摔在讲台上,溅起的粉笔灰在阳光中纷扬。
“语文课写英语作业?你怎么敢!”孙老师的声音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和绝对的权威。
林小圈的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眼神里充满了仓皇和无助。就在刚才,那几个同样在写作业的“好学生”此刻早已神色自若地将作业本塞进了抽屉,动作流畅无比,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们的目光与林小圈短暂交汇,随即迅速移开,或低头看语文书,或认真注视着老师,一副专心听讲的模样。孙老师的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他们,却视而不见,只死死地盯着林小圈一个人。
这种明目张胆的偏袒,像一根毒刺,扎进了林小圈的心里。
下课铃一响,压抑了一整节课的委屈和愤怒驱使着林小圈,他像一颗小炮弹似的冲出了教室,直奔教师办公室。林小强不放心,悄悄跟在了后面,躲在办公室门外。
“为什么只收我的?”林小圈的声音因为激动和委屈而微微颤抖,他仰头看着坐在办公桌后的孙老师,“他们……他们也在写!”他试图指出那几个同学的名字。
“你还顶嘴?”孙老师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她的眼神锐利,带着不耐烦,“看到你犯错,不代表着别人也犯错了!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下课跟我回办公室!”
“我没有推卸责任!”多年的不公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林小圈理智的堤坝。他攥紧了小小的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一口气将积压在心底许久的话全都倒了出来,“老师,您从来都不公平!”
他深吸一口气,条理清晰地开始列举,每一条都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潭:
“第一,好学生犯错您就轻轻放过,说两句就算了,我们犯错就要被罚站,还要写检讨!”
“第二,选班干部的时候,您总是让学习好的同学当,从来不给别人机会!”
“第三,上课提问,您永远只点张丽、王明、李华他们几个,好像我们其他同学都不存在一样!”
“第四,每次在走廊上排队,您总是让那三个人排在前面,难道我们其他人就没有一次是站好了的吗?我们也是认真排队的!”
他一口气说完,小小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因为激动,眼圈都红了。
孙老师的脸色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阴沉,最后像是结了一层寒霜。她显然没有料到,这个平时看起来有些内向、甚至怯懦的学生,竟然会如此清晰地记下这些,并且敢当面指责她。办公室里其他老师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瞟过来,让她感到一种被冒犯的难堪。
“你先回去。”她的声音冷得像冰,不带一丝感情,目光锐利地扫过林小圈,不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林小圈倔强地站在原地,直到孙老师低下头开始批改作业,彻底无视他的存在,他才像一只斗败了小公鸡,耷拉着脑袋,一步一步挪出了办公室。躲在门外的林小强看着他失魂落魄的背影,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太熟悉这种感觉了——那种呐喊无人听见,抗争无人响应的孤独与无力。
第二天语文课,上课铃响过,孙老师踩着铃声走上讲台。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打开课本,而是用她那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缓缓扫过全班每一个同学的脸。教室里鸦雀无声,连最调皮的学生都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
“同学们,”她开口了,声音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昨天,林小圈同学在办公室,对我提出了四点意见,认为我对待同学不公平。”
她刻意顿了顿,目光最后如同实质般落在林小圈身上,那目光里有审视,有警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现在,”她一字一顿地说,“认为老师存在这些不公平情况的同学,请举手。”
空气瞬间凝固了。
孩子们面面相觑,在孙老师那平静却如同巨石般压下的注视下,一个个像被掐住了脖子,迅速低下头。有的假装整理文具,有的紧紧盯着课本,仿佛那上面突然长出了花。那些曾经在厕所、在操场、在放学路上,私下里抱怨过老师偏心的同学,此刻更是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藏进课桌洞里,连呼吸都放轻了。教室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操场上体育课的口哨声,以及彼此紧张的心跳声。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林小圈挺直了背,像一株倔强的小草,迎接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复杂各异的目光。他的脸颊开始发烫,但他强迫自己抬起头,看着前方。
终于,在教室的角落,张小强——这个拥有百年灵魂的七岁孩童,内心经历着剧烈的挣扎。他知道举手的后果,但他更无法忍受让年幼的儿子独自承受这份全班的孤立。他迟疑地,几乎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将右手从课桌上抬起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高度,肘关节甚至没有完全离开桌面。这个动作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死寂的教室里,却像一面孤独的旗帜。
然而,除了他,再没有第二只手举起。
那片期待的森林,没有出现,只有他这一棵微弱的小草,在无形的压力下艰难地维持着姿态。
孙老师的目光在张小强的手上停留了半秒,眼神微冷,随即移开。她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不是一个笑容,而是一种掌控全局的、冰冷的满意。
“看来,”她的语气依旧听不出喜怒,但“看法”二字却被她咬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微妙的、定性的重量,“只有两位同学和老师有同样的‘看法’。”
这句话像是一道赦令,紧绷的空气瞬间松弛,却又弥漫开另一种更令人难堪的尴尬。
下课铃像是救赎般响起。
孙老师刚宣布下课,拿起教案准备离开,林小圈就“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小脸因为激动、委屈和一种被背叛的愤怒涨得通红,像要滴出血来。他猛地转向那几个刚刚在课堂上深深低下头的同学,声音因为情绪激动而有些尖利:
“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举手?”他指着其中平时抱怨最多的一个男生,“王涛!你明明昨天还跟我说孙老师偏心,只让李华当领操员!还有你,李静!你说老师从来不点你回答问题!”
他直言不讳的指责,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划破了那层虚伪的平静。那几个被点名的同学愣了一下,脸上迅速浮现出被当众戳穿的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