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朱棣:完了,我成对照组了!(第1/2页)
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拍打在将士的甲胄上,发出“沙沙”声。
“诸位将士们!”
木正居缓步上前,目视着方阵前的数万大军。虽已百岁高龄,但那股威严气度,仍能令全场肃然。
“今日,我们将与那支曾横行西方藩国的敌军,在这里决一死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前排将领。
“在我们脚下,是自太祖皇帝开疆拓土时,五代先辈们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他们的英魂,此刻就在天上注视着我们!”
“敌人手持弯刀,妄想吞噬我大明江山!一百年前,他们就曾在中原为祸一方。今日,他们再次东来!”
木正居缓缓拔出佩剑,剑尖直指城外骑兵大军。
“我明白,你们内心或有恐惧。但我们决不能退缩!一旦败退,家园将被蹂躏,妻儿将沦为奴隶,生不如死!”
“我知道,今日黄昏之前,我们中必有许多人就此长眠!”
“我的最后一道军令:倘若你们看到我阵亡,不必哀悼!只需死死跟随军旗,紧握手中兵刃!”
“让我们一同——马踏联营!”
“让我们一同——破敌阵斩将!”
“日月山河永在!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受战火蹂躏!为了大明江山永世长存!”
木正居的铿锵有力的嗓音回荡在大营之中。每一个将士无不热血沸腾,他们高高举起手中兵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明军威武!”
“杀!杀!杀!”
风沙卷起残破的军旗,猎猎作响。
百岁高龄的木正居,独自骑在马上,身形在数十万大军投来的目光中,显得无比渺小,却又如同一座无法撼动的丰碑。
他没有再言语,那双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睛,静静地凝视着北方。
那里是瓦剌人的方向,也是他为自己选定最后一场谢幕的舞台。
【这是一位百岁老人的最后一战。】
【他曾为永乐大帝执掌天下之笔,也曾为宣德皇帝镇压四海之乱。他见证了五代君王的更迭,也亲手将大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如今,他已油尽灯枯,生命走到了尽头。】
【以衰朽之躯,为这片他守护了一生的土地,献上最后的忠诚。】
【他并非不惧死亡。】
【只是他知道,有些事,比死亡更重要。】
【或许,木正居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他壮年丧妻,再未续弦。】
【或许,他更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亲手将六个儿子送上绝路,换取帝王的信任与天下军心。】
【可以指责他冷血,可以唾骂他无情。】
【但后世之人永远无法否认,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心中的那个‘国’。】
【曾有史官如此评价:纵使木公杀妻灭子,背负万古骂名,其所行之事,无一不是为了国家。
国在家前,天下在己先,这便是他一生的写照。】
【史书称:大明不可无木正居,如当朝百姓不可无于谦。】
【而在数百年以后,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正是因为有木圣留下的精神与科技火种,我们这些后人才有底气,在那些金发碧眼的西方蛮夷面前,挺直腰杆,骄傲地说上一句——】
【“我们,是汉人!”】
这番盖棺定论般的评价,狠狠震撼着不同时空所有人的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4章朱棣:完了,我成对照组了!(第2/2页)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
经历了前面那么多次的震撼,他对于木正居的“神迹”,早已有了极强的抗性。
或者说,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默认了这个未曾谋面的“鬼相”,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越了他。
这并非认输,而是一个开国帝王,对一个能为自己王朝续命两百年、甚至影响世界格局的绝世能臣,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