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壮当即又给王玉蓉拨打了电话。
牛大壮将西瓜运输的情况跟她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王玉蓉知道今日可到28吨西瓜,声音透着高兴:
“太好了!我这就安排人在超市腾出地方,保证西瓜一到就能上架。”
“对了,咱们‘桃源超市’的招牌已经换好了,我给你发个照片,你看看怎么样。”
挂了电话没一会儿,王玉蓉就发来一张照片。
照片里,超市门头上方,“桃源超市”四个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
这四个字苍劲有力,透着一股亲切感。
看着照片,牛大壮心里一阵激动。
这不仅是一个招牌,更是他的生意走出桃源村、迈向省城的第一步。
看样子,一切都在计划之内,距离他心中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不过,他心里还挂念着美容院的事,到时候就挂牌桃源美容院。
牛大壮没多做停留,回头叫上莉莉,就开着红旗SUV朝着县城赶去。
牛大壮先把莉莉送到桃源酒店一分店,然后这才去回春堂找袁知味。
牛大壮想要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弄到仙人草和雪中花,顺便借一些熬制药材的工具。
回春堂里,袁知味正坐在柜台后,拿着一个小秤,仔细地称着药材。
袁知味除了正常营业,更多时间还是用来制作药膳丸子。
为了确保两不误,关于牛大壮所需的药膳丸子,已经全部交给孙女儿袁茵去做。
不过袁知味并不像牛大壮那样做甩手掌柜,核心的事情还是他亲手把关。
比如药材筛选和称量,那可是不能有半点马虎。
牛大壮对药膳丸子的要求很高,药材要高质量的,制作过程必须得精细化。
所以,回春堂少了一个得力帮手的同时,连袁知味本人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制作药膳丸子,不麻烦,但是牛大壮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了。
尤其是桃源酒店竟然又开了个分店,药膳丸子就用得更多了。
看到牛大壮出现在门口,袁知味摸了摸额头,调侃道:
“牛神医,你是不是担心药膳丸子供应不上,所以过来调度?”
“实话告诉你吧,我和袁茵那丫头片子,一直在加班加点。”
“你也瞧见了,我回春堂的生意几乎都耽误下来了。”
“人家很多老顾客来到这里都说,我是不是不打算开药铺了?”
“不然怎么成天都只见着我在制作药膳丸子呢?”
“咳咳,其实有时候我在想,我这回春堂不如换个招牌算了。”
牛大壮眉毛一挑:“袁老,辛苦你了,药材和制作费用,我可是不差钱哦!”
“不,我不是这意思,我反而觉得你给得多了点啦!”
袁知味笑着说道:“你就不想知道我打算换个什么招牌?”
“说说看?”牛大壮耸耸肩膀。
“我想换成桃源药膳丸子加工厂!”袁知味说道。
“噗,别介,你这始终是回春堂,中药不能丢!”
牛大壮拒绝了:“就算全部精力去做药膳丸子也不能!”
“你很清楚,中医师咱们华夏的国粹,也是你的老本行。”
袁知味耸耸肩膀:“好吧,你就当我开个玩笑,别往心里去。”
“不过我至少表明了一点,我袁知味,已经曾为你的员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