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10公里?呵呵!”
“领导,你这句话,甚至比黄主任还要的飘!”
“我想问一下,你每天大概走了多少呢?”
“别说十公里了,你每天能走五公里吗?”
谢思雨反问道。
“不,不是还有客车吗?”
“完全可以选择坐车啊!”
小于小声的嘀咕道。
“我们村是有客车,但是每天只有一班。是早上八点半去的县城。”
“然后下午三点半从县城回来!”
“你觉得孩子们能坐着班车去上学吗?”
谢思雨问道。
“我,我不知道这个情况……”
小于被这么质问。立刻就低下了头。
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就被这般无情的怼回来了!
“我们村,现在还在小学上学阶段的孩子,大概有93个!”
“这其中有11个在县城读小学,剩余的六十几个就是在万兴村上学。”
“而这六十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就是每天天还没亮然后就起床,走五六公里的路一起去山下上学的。”
“还有好几个现在已经在帮父母做农活了!”
“还有九个孩子,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这些。”
“这是目前我们村里适学孩子的现状。”
“这还是因为乡里年前给我们村里修了路,还加了防撞护栏。大大加强了孩子们去万兴上小学路上的安全性。”
“不然的话,最少得有三四十个孩子没学可上。”
谢思雨回答道。
“谢老师,如果你们村建小学的话,你觉得大概有多少人会留在村里上学?”
林少乔问道。
这也是他们教育局这次来村里的工作。
全面评估在白沙村建校的可行性与紧迫性。
“那些帮家长干农活的,以及现在我带着学的。这些不用说了,他们肯定是会来上学的!”
“如果建校的话,那么去万兴村上学的那些孩子,最少得有百分之七十的孩子会回来读!”
“如果可以多分配一些老师,并且分年段。”
“那么这个比例应该能到百分之九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