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笑着摇摇头,顺势提道:“也就是混口饭吃。说起来,我跟咱们市区国营饭店的主任也挺熟,平时有些稀罕海货,也往他那边送点。”
那位李科长一听,眼睛一亮,拍手道:“哎呀!原来老铁口中那个‘神秘供应商’就是周老板你啊!他可是把你夸上天了,说你的货又鲜又好,服务还周到,每天早上准时送到门口,他连市场都不用跑!我们之前还好奇是谁有这么大本事,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周辰闻言,笑容更真诚了几分:“看来都是熟人,那真是缘分了!”
王经理看着工人们正从周辰船上搬下来的、活力十足的海胆和龙虾,赞不绝口:“周老板,你这次带的货色是真不错!你看这海胆,个个饱满,现在想收到这么新鲜、个头又大的海胆可不容易,得费不少人工下水去摸。最近市面上的好货是越来越少了。”
阿杜适时地招呼大家:“都别站着了,这边坐,喝口茶慢慢聊。”几人便在码头边的茶摊坐了下来。
几杯热茶下肚,王经理和李科长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色。王经理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周老板说,我们感觉近海的渔业资源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渔船越来越多,捕捞力度大,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长此以往,不是办法啊。而且,很多优质海产还要优先保障出口,换取宝贵的外汇。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国家也能像外国那样,大力发展起海水养殖业来。”
周辰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便顺着话头,看似随意地接道:“王经理高瞻远瞩。我估摸着,国家政策放开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听说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联合省里的农科院搞试点养殖了,比如养猪。”
李科长感兴趣地问:“哦?周老板对养殖也有了解?说的是什么品种?”
周辰侃侃而谈:“略知一二。据说不是咱们本地的土猪,是引进的外国良种猪和本地猪杂交的,长得快,出肉率高,也比较好养活。现在不少生产队都在搞集体养殖,增加收入。我就想啊,咱们守着这么大一片海,这沙滩、这海湾,都是现成的资源。要是政策允许,搞海水养殖,前景应该很不错。我隐约听说,上面好像已经有这方面的动向了。”
王经理和李科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赞许。王经理压低了些声音说道:“周老板果然消息灵通,想法也和我们不谋而合!不瞒你说,按照内部的风声,最迟明年,县里很可能就会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周辰心中狂喜,但面上依旧保持平静。如果能借着这阵东风,拿到第一批养殖许可,无疑是占得了巨大的先机。
他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于是主动表态,语气诚恳:“两位领导,承蒙你们看得起,跟我说这些推心置腹的话。我周辰别的不敢保证,以后我这条船捕到的好货、稀罕货,一定通过阿杜哥,优先供应给咱们县水产公司!”
王经理和李科长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笑容满面地再次握住周辰的手:“哎呀,周老板,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咱们县水产公司的门,永远为你敞开!以后少不了要仰仗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