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靖离看着那盆已经近乎熄灭的炭火,沉声道:“楚相请讲。”
楚霆孝目露精光,很是笃定地道:“我可以设法让太子回来,那就是一个没用的孩子,相信常王也不会跟他置气,放了也就放了,先解华侯和华家的燃眉之急。”
“老夫只有一个要求,陆家兵临城下之时,华侯纵使不帮老夫,也要称病不帮朝廷。”
华家不帮朝廷,单靠守城军也能挡住陆家,上一世就是如此,大恒并没有立刻就亡,而是一南一北分庭抗礼了近十年之后,谢维暴卒,才写下了终章。
只是说没有华家军相助,朝廷的损伤会大一些。不过楚霆孝没有重生,他以为没了华家军,朝廷就能直接溃败了。
华靖离忽然反应过来了,前世他被李玦害死之后,魂魄回到了元京,当时陆家军还在城外驻扎未退,难怪楚霆孝的身子和精气神儿是从那时候开始变差的。
陆家攻打元京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效果,这陆家也八成跟他闹掰了,不然之后在南疆也不会排挤楚家。
华靖离作为知晓未来的人现在就想笑,这些人图谋了这么久,却没想到最后让孙允斌摘了桃子。
后来,孙允斌不仅坐了相位,他先将楚家一门三人罢了官,之后架空了李玦,若干年后他的儿子娶了谢维的女儿为正妻,将元京、北疆、中原统统纳入统治范围内。
楚霆孝皱了眉:“华侯,这很好笑么?就算陆家攻陷了元京,太子回不回来都无所谓了,但至少在陆家打过来之前,能保华家平安。”
“你有父母、妻子,你二弟刚娶了妻,还没留后,你就一点不为这‘万一’考虑?还有你们华家世代忠烈,万一太子回不来了,等老夫人成了事,你身上少不得有几分疑影,你就不怕坏了你话家的名声?”
华靖离和夏明嫣都不认楚霆孝,可这种细节只有少数身边人能够确认,天下人大部分都认为他们是姻亲。
高门大户的姻亲也有很多平时看着并不怎么亲密,但到了关键时候都是相互扶持的。谢维要是死在了南疆,或是在常王府关了许多年才被放回来,谁会相信华靖离没有跟楚霆孝相互勾结?
楚霆孝笃定了华靖离这样的人视名誉为性命,而且也不是让他直接出兵,他不会不答应。
华靖离忍着笑,这让他的神情反而比平时更严峻,他终于还是无奈而悲凉地答应了:
“既然圣上不能体谅我的苦衷,那便如相爷所愿吧。我如今拘禁在此,华家众部如今也多已退回老家安养准备南下迁移,本就无力统领他们进行元京防务。”
“不过相爷,作为晚辈,我还是要提醒相爷一句,您今日还能在这儿见到我,焉知不是陛下故意放纵的?战事艰辛,您年事已高,还要多加保重。”
楚霆孝没有理会这些叮嘱,他把这些理解为华靖离不甘之下的客套话,陆家能在北疆连克两城,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
这守城军和元京周围的军侯府军从前大部分是打过山匪、马匪,对付过盗贼和闹事儿的,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在战力上比北疆的那些人马都要弱一大截。
陆家连北疆的大城都能攻克,这元京周围的人马根本不成问题,尤其是这一路打过来,陆家还收拢了更多人马,相信等他们打到元京时,定能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