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山走到水缸边,舀起一瓢水从头顶浇下。冰凉的水让他瞬间清醒。他看着自己的婆娘,看着自己的儿子,看着那锅炖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个月前,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婆娘愁得整夜睡不着,儿子瘦得脱了形。
“你瞅我干啥,快吃饭啊。”他婆娘被他看得不自在。
“社长说明天要去临海市。”李大山坐到小板凳上,接过婆娘递来的碗。
“去那么远干啥?又是去买什么好东西?”
“嗯,他说要给船换个更厉害的家伙,让船跑得更快。”李大山往嘴里扒拉了一大口饭,混着肉汤,满口都是香。
“那敢情好。”他婆娘笑了,“村里人现在都说,陈默就是天上下凡的财神爷。咱家能过上今天这日子,都靠他。”
李大山没接话,只是用力地咀嚼着。他婆娘说得没错。他端起碗,把剩下的汤一口喝干,然后站起身。
“我去码头看看。”
“又去?你一天到晚都待在船上,家都不要了?”
“社长把队里交给我,我得看好了。”李大山丢下这句话,大步朝码头走去。他从未感觉自己的脚步这么稳,这么有力。
陈默的屋子里,他把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个小本子塞进一个帆布包里。李大山进来的时候,他正在检查本子上记下的那几个材料名称。
“社长。”李大山喊了一声。
“来了?坐。”陈默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李大山没坐,他站在原地,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他搓着手,半天才憋出一句话。
“社长,我……我替我婆娘,替我娃,也替村里人,谢谢你。”
“谢什么。”陈默把包的拉链拉上,“钱是大家凭本事,凭力气挣的,不是我给的。你是训练教官,队伍能带出来,你的功劳最大。”
“不,不是的!”李大山急了,“要不是你,我们现在还在烂泥里打滚!什么红石斑,什么一个月五百万,我们想都不敢想!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了,娃子上学也……”
他说不下去了,一个快四十岁的汉子,眼眶有点发红。
陈默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说这些。记住,我们是一个队,一荣俱荣。”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喧闹。苏晚晴在门口喊了一声:“陈默,村口来了好多外村人,都说要找你。”
陈默和李大山对视一眼,一起走了出去。
码头边上,果然围了二三十号人。这些人穿着各异,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他们不是东湾村的,一张张都是生面孔。看到陈默出来,人群立刻骚动起来,朝着他围了过来。
“陈社长!您就是陈社长吧!”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挤在最前面,满脸堆笑,“我是隔壁西港村的,我叫猴三,久仰大名啊!”
“陈社长,收了我们吧!我们也能吃苦,也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