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依依不舍的林啸,何建国再也按捺不住,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了“闽渔128号”的甲板。他像一个巡视自己领地的国王,每一块钢板,每一根缆绳,他都仔仔细细地抚摸过去。
李大山也兴奋地在船上跑来跑去,嘴里不停地喊着“我的乖乖”。
陈默站在码头上,心里盘算着那近百万的资金缺口。
“默哥!”
何建国忽然从船上探出头来,表情严肃地喊道。
“这船的底子,没话说!瓦锡兰的主机,巅峰状态!但要想去太平洋,干咱们想干的大事,现在的冷藏仓不行!”
他从舷梯上快步走下来,一边走一边比画。
“这船之前是跑近海的,冷藏用的是老式氟利昂技术,最低只能到零下二十度。咱们要是捞点带鱼黄鱼,足够了。可要是碰上蓝鳍金枪鱼那种极品,这个温度,会严重破坏鱼肉的细胞结构。等拉回岸上,一条上百斤的鱼,价值可能损失掉一大半!”
李大山凑过来,咋舌道:“一条鱼,能差多少钱?”
“几十万!”何建国斩钉截铁,“咱们要干,就干最高端的!必须上液氮速冻仓!两个!制冷温度能到零下六十度以下,捕捞上来的瞬间就锁住鲜度!那样拉回来的,才叫海里的珍品,不叫冰鲜冻鱼!”
陈默眉头微蹙,立刻抓住了关键。
“改装要多少钱?”
“我来之前托人打听过,”何建国伸出一根手指,“从日本进口最好的设备,再加上船体改造和安装调试,两个仓,至少要这个数。”
“一百万?”李大山倒吸一口凉气。
船就要三百万,改装又要一百万。
总共四百万的投入!
这笔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刚刚成交的喜悦,瞬间被冲淡了大半。
陈默站在码头上,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他没有说话,大脑却在飞速运转。钱,从哪里来?找秦雅?她那边已经到了极限。找银行贷款?没有抵押物,根本不可能。
就在这时,他腰间的传呼机突然发出了一阵急促的“滴滴”声。
他拿起来一看,上面是一串熟悉的号码——东湾村合作社办公室的电话,后面跟着一串代表紧急的“111”。
是苏晚晴。
陈默的心头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他跟何建国他们打了个招呼,快步走向不远处的公用电话亭。
王经理屁颠屁颠地跟上来,掏出他那块砖头一样的大哥大:“陈老板,用我的!用我的!”
陈默看都没看他,径直走进电话亭,关上门,投币,拨号。
电话几乎是瞬间就被接起。
“喂?”
听筒里传来苏晚晴略带沙哑的声音,充满了掩饰不住的焦虑。
“晚晴,是我,陈默。”
“陈默!”苏晚晴的声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你快回来一趟吧!村里……村里出大事了!”
陈默的心沉了下去。
“别急,你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是赵老四!”苏晚晴的声音带着哭腔,“他带着几个老社员,今天在合作社门口闹事,把晒鱼干的场子都给占了!说我们……说我们账目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