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化”、“模块化”、“精确制导”……
这些词,他们听都没听过。
但陈峰的话,像是在他们脑子里打开了一扇门。
周大牛吞了口唾沫。
“连长,您这想法……太他娘的……”
他找不到合适的词。
“太超前了。”
王大力接了一句。
“咱们以前打仗,都是一个连一个连地压上去,哪见过这种打法。”
“所以咱们要试。”
陈峰走回地图前。
“我的想法是,先组建一支试验性的小队。”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
“从炮兵排、机枪排、步兵排,各抽调一个班。”
李铁牛立刻挺直腰板。
“连长,那这支小队的队长……”
陈峰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角落里一个一直没说话的老兵身上。
“李虎。”
那个叫李虎的老兵愣了一下,抬起头。
“到!”
陈峰看着他。
“你当过班长,打过硬仗,脑子也活。”
他顿了顿。
“这支小队,就由你来带。”
李虎的手握成了拳头。
“是!保证完成任务!”
陈峰点点头,转向其他人。
“炮兵排,抽调三班。”
“机枪排,抽调五班。”
“步兵排,抽调一班和七班。”
他的语气很平静。
“三天时间,李虎带着这支小队,熟悉步话机操作,磨合战术配合。”
李铁牛有些犹豫。
“连长,这……要是试验失败了呢?”
“不会失败。”
陈峰的语气很坚定。
“这支小队,就是我们未来的作战模式。”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某个据点上。
“三天后,我会给这支小队一个任务。”
他抬起头,看着所有人。
“如果成功了,咱们就再组建五支、十支这样的小队。”
帐篷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陈峰的话,像是在他们脑子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合成化作战。
模块化编组。
多点同时突击。
这些闻所未闻的理念,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在参与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王大力的手有些颤。
“连长,您这是……”
“我这是在带你们打一场新的仗。”
陈峰打断他。
“不是靠人多,不是靠死拼,而是靠脑子。”
他的手指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
“鬼子的装备比咱们好,训练比咱们好,但他们的战术思想,已经落后了。”
他的语气变得低沉。
“咱们要用新的打法,把他们打懵。”
帐篷里安静了很久。
最后,还是李虎打破了沉默。
“连长,我能问个问题吗?”
陈峰看向他。
“说。”
“这支小队,您给起个名字吗?”
李虎的眼神里带着期待。
陈峰沉默了几秒。
“就叫‘利刃’吧。”
他的语气很平静。
“一把锋利的刀,专门用来割鬼子的喉咙。”
帐篷里的人都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利刃。
这个名字,冷硬、凌厉,带着一股杀气。
李虎的手握成了拳头。
“明白了,连长。”
他的声音很沉。
“三天后,您就看我们的。”
陈峰点点头,转身走向帐篷外。
“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
干部们陆续走出帐篷。
李虎站在原地,盯着地图上那个被陈峰标注的据点,眼神里带着火焰。
利刃。
他喃喃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这支小队,将是整个101连战术革新的第一把刀。
而他,将是这把刀的第一个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