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9章暗室微光(第1/2页)
夜色如墨,将沪西贫民区低矮的屋檐和狭窄的巷道吞没殆尽。只有零星几扇窗户透出昏黄摇曳的煤油灯光,像溺水者最后的喘息。寒风从墙缝、门隙里钻进来,发出呜呜的哀鸣,卷起地上冻硬的尘土,打在糊了厚厚旧报纸的窗棂上,沙沙作响。
莫家母女赁住的这间小屋,更是冷得如同冰窖。墙壁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呵出的气瞬间变成白雾。唯一的炭盆里,只有几块劣质的、冒着呛人烟气的煤核,有气无力地燃烧着,提供的热量微乎其微。
林氏裹着一件洗得发白、打了补丁的旧棉袄,就着豆大的油灯,手指飞快地在一件破损的缎面旗袍领口上穿梭。她的手指早已不复当年的白皙细腻,布满了冻疮和针扎的细小伤口,但在昏黄的光线下,那穿针引线的动作依旧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优雅与稳定。这是她如今唯一能做的,也是她们母女活下去的微薄依靠——接一些缝补浆洗的活计。
莹莹蜷缩在床角,身上盖着家里最厚实的那床旧棉被,依旧冻得小脸发青,嘴唇泛白。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早已看不出原色的布娃娃,那是父亲莫隆在她周岁时,请西洋工匠定做的,曾是她的心头爱。如今,娃娃的裙子破了,金发也黯淡打结,却是她在这冰冷绝望中唯一的慰藉。
“阿嚏!”莹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小小的身子抖了抖。
林氏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担忧地望过来:“莹儿,冷吗?再靠近炭盆些。”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沙哑。
莹莹摇了摇头,声音细弱:“娘,我不冷。”她看着母亲在灯光下显得愈发消瘦单薄的背影,鼻尖一酸,却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她记得以前,家里的冬天有烧得旺旺的壁炉,有暖手的手炉,有厚厚的、带着阳光味道的羊毛毯……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娘,”她小声问,“爹爹……什么时候能回来?”
穿针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林氏垂下眼睫,掩去眸底翻涌的痛楚与愤恨,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平静的温柔:“快了,等爹爹把事情弄清楚,就会回来了。莹儿要乖乖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等爹爹回来看到莹儿长高了,一定会很开心。”
这样的话,她已经说了无数遍。起初是安慰,后来是习惯,如今,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渺茫的希望还能支撑多久。莫隆被关在哪里,境况如何,她一无所知。昔日那些趋炎附势的“故交”,在莫家倒台后避之唯恐不及,连打听消息的门路都断了。
莹莹乖巧地点了点头,没有再问。她虽年幼,却早已从母亲日渐憔悴的容颜和夜深人静时的叹息中,懵懂地感知到了什么。她将怀里的娃娃抱得更紧了些。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几声极轻、却很有规律的叩门声。
林氏浑身一僵,眼中瞬间闪过一丝警惕。这么晚了,会是谁?是那些落井下石的债主?还是赵坤派来赶尽杀绝的爪牙?
她示意莹莹别出声,自己悄无声息地走到门后,透过门板的缝隙向外望去。借着惨淡的月光,她看到门外站着一个穿着深色长衫、戴着礼帽的身影,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但身形隐约有些熟悉。
“谁?”林氏压低声音问道,手悄悄摸向了门后那根用来顶门的粗木棍。
门外的人沉默了一下,随即,一个刻意压低的、带着几分苍老却难掩关切的声音传来:“夫人,是我,齐府的老周。”
齐府?周管家?
林氏紧绷的心弦微微一松,但警惕未消。她轻轻拉开一条门缝,确认外面只有周管家一人,这才将门打开了些许。
周管家迅速闪身进来,反手将门关严,隔绝了外面的寒风。他摘下帽子,露出那张布满皱纹却依旧忠厚的脸。他先是飞快地扫视了一眼这间家徒四壁、寒气逼人的小屋,目光在林氏憔悴的脸上和莹莹冻得发青的小脸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和痛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139章暗室微光(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