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出身贵贱,只要凑足一桌十人的人数,即可开席。
哪怕是污糟烂臭的乞丐,只要能凑到人数,照样可以坐等上菜吃席。
不知是有人引导,亦或者是乞丐自发组织,没有哪个蓬头垢面之人前来吃席。
哪怕是乞丐,穿得再破烂也会收拾得干净整齐,选择坐在墙角的桌等着吃席。
每日吉时已到,定国公府门口就敲锣打鼓,陆陆续续有人结伴来吃席。
天顺帝连着五天来吃席,他没有找固定搭配,而是每次都随机坐下,同那些素昧平生的底层老百姓吃酒谈天,体察民情。
太监总管常公公则是随侍左右,偶尔凑不上人数,他才会把暗卫抓出来。
咚咚锵——
定国公府仅剩三位主子,虞家旁系倒是想参加虞渔的认亲宴,奈何当年定国公府被灭门时龟缩不出,怂得太难看。
虞昭压根不搭理前来求和、软硬兼施的虞家旁系,当年怕被北狄王报复,关起门来对她惨死的家人不闻不问,后来还怕她抢旁系儿郎当定国公府嗣子,闹得非常难看。
积怨已深,虞昭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虞家旁系,现如今也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群人吵吵嚷嚷。
好在有天顺帝撑腰,赐封虞渔为明珠郡主!
虞渔获此殊荣,不是虞家旁系想沾光就能沾光的。
虞家旁系秒认怂,有多远滚多远,不敢再仗着血缘关系来闹腾。
不过,西京城也没人担心明珠郡主的认亲宴会冷清。
没了这些无情无义的旁系血亲,还有西京城成千上万的百姓们。
从天亮起,民间锣鼓队自发前来定国公府外,敲锣打鼓,庆祝明珠郡主认祖归宗!
自诩虞昭娘家人的热心百姓们,自发提着礼物前来定国公府,祝贺虞渔回归。
定国公府门外,锣鼓喧天,人声嘈杂,随处可见的灿烂笑颜。
得知定国公府要搞流水席,西京城内但凡有点名头的大厨前来自荐,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为定国公府尽一份力!
对于这样的热心百姓,虞昭代表定国公府上下表示热烈欢迎。
虞昭的邻居们个个非富即贵,非但无一人出来闹腾反对,反而主动调派家中的人手,给人给钱给食材。
问就说家资丰厚,给这些不过是九牛一毛。
虞昭拗不过这些热心的人,领着虞渔挨家挨户道谢,礼数做到位。
谁知送出去的谢礼,其价值从一文钱变成十金!
邻居们笑眯眯:“虞总兵,这些不过是给明珠郡主的小小见面礼。”
虞昭还是说不过他们,虞渔收到这么重的见面礼不只是装样子,更是在巩固她的贵女地位——明珠郡主的出身不光彩。
有人拿虞渔的生母来说事;
有古板守旧之人,当众放言说虞渔是上不得台面的私生子;
也有人说虞渔是虞昭在定北镇乱搞的私生女……
关于虞渔的流言满天飞,散播流言的人仅仅是一小撮人,人数不多,但编造出来的谣言太过震撼,反而更容易传播开来。
虞渔拿这些流言蜚语当下饭菜,闲来无事就跟虞昭说她又听到什么新的流言,姑侄俩抱在一起咯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