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的火爆是现象级的,其制作原料御麦更是风头无两,引起巨大关注。
在虞昭回定北镇之前,那一百亩御麦就能采收了。
虞昭不在,李景沅当家。
李景沅没有搞什么创新,他遵从定北镇的管理,由战神庙安排基层管理层来管御麦采收的一应事务。
比如,采收、晾晒以及存储都是有先例的,按旧例行事。
不同之处在于,御麦是军用粮砖的重要原材料,甄珍需得全程把关御麦粉的制作。
采收回来的御麦棒子,必须得先脱粒再晒干,晒干之后挑选品质上佳的磨成细粉。
御麦粉再与其他的食材一起混合,制作成军用粮砖。
脱粒、晒干、挑选、磨粉,这些工序下来需要很多的人手。
哪怕是五六岁的孩子也能派得上用场,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战神庙的基层管理人员,有非常丰富的组织经验,分拨调派好人手,确保每道工序都有足够多的人手。
一百多亩御麦田大丰收,战神庙协助定北镇的男女老少齐出动,掰御麦,运御麦,晒御麦。
虞昭和傅寒洲回西京城之前,同李景沅商量好,御麦丰收相关的工钱,可用现钱也可以用御麦抵。
壮劳力一天的工钱二十文,够买一斤肥猪肉。
老人孩子视情况而定,半大小子收获的量抵得上壮劳力,也给二十文钱。
多劳多得,做得多做得好都有奖励,童叟无欺。
全体镇民齐齐出动,人多力量大,人多声杂,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附近军镇和草原部落的人听到动静,还以为有人趁着女武神不在定北镇,要搞事儿呢。
结果一打听,好家伙!
由女武神丈夫主持播种的御麦大丰收!
御麦同御酒一样都是稀罕物,生御麦棒子卖得忒贵,一棒卖二十文钱!
仅有极少数人家舍得买来吃,更多的是学院的孩童获得奖励,带着煮熟的御麦棒子回家全家共享,普通人家才能沾得上御麦的光。
御麦还在地里生长时,定北镇的军民没少凑近去看,但没人敢伸手偷。
御麦乃是军用战略物资,收获后的御麦要制作成粮砖,用来应对明年的雪灾。
虞昭命人张贴告示——偷窃御麦者,当间谍论处!
间谍是要被吊城墙上示众,连累家人和亲戚朋友,处罚如此之重,没人敢在老虎头上拔毛。
御麦如此贵重,但却很少有百姓愿意用它来抵工钱,算一笔账下来不划算。
御麦是新生事物,老百姓们不晓得该如何食用,他们更愿意要现钱。
当然,也有少数人热衷于尝试新事物,亦或是被家里的孩子闹得,忍痛换一斤五斤的御麦回家。
好在,傅寒洲亲自带出来的基层管理者是很善解人意的,他们会跟用御麦抵扣工钱的人详细说明该如何食用御麦。
御麦粒晒干后,直接磨成粉,锅中水烧开后,再把用水调和过的御麦粉倒入锅里,倒入是要搅动,搅搅搅,搅到御麦粉熟了,不粘锅为止。
也可以磨成大颗粒,跟米饭一起煮成御麦饭。
更高阶的食用方式,那就是制作成御麦面条,御麦馒头。
不得不说,傅寒洲带出来一波接地气的基层管理层,愿意做超出工作内容之外的事情,很受底层老百姓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