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不到,整个国营饭店这边的风气,就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一开始,饭店里还有不少员工,仗着自己以前是县里的人推荐过来的,里外不给莫经理好脸。
结果现在被莫经理处罚了两回之后。
也就很快消停下来了。
自始至终,徐林甚至没有再碰到过一回,饭店的员工把后台找过来,跟他较劲的。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这其实也是正常现象。
毕竟这些员工的背后,也没那么大的能量。
徐林承包国营饭店,那可是县里头支持的。
你一个普通员工,就算是科长局长家的亲戚,又能怎么样呢,你总不可能和县里头唱反调吧。
所以,有些事情,其实你看着很复杂,水很深。
实际上你真趟过去的时候,才会发现,真正作妖的也就是一些小鱼小虾。
真正的那些个大佬,才不会在乎这些小鱼小虾怎么闹腾呢。
更何况,徐林这个新老板,人家也不是吃素的。
国营饭店里谁不知道徐林平时经常和县棉纺厂厂长、县国营药店经理这些人物经常在一起吃饭。
有了这双重保障,国营饭店的整个管理体系的纠正工作。
拢共也就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全部搞定了。
现在每个职工,只要是看到了莫经理出现的时候,那都和以前爱搭不理的样子截然不同了。
这一来二去的,就连莫经理本人,也是被这种氛围给激励得不轻。
私下里,还忍不住对自己媳妇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
“昨天你们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就让你们高攀不起!”
啧啧!看到了没有,这就是变化!
徐林的操作手段和后世普遍习惯性的操作,动不动就换人的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徐林看来,人其实是环境的动物,你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一个国营饭店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如此。
这种基础简单的工作,哪里还需要像其他小说那样,非得找自己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才行。
那样写的人,都是压根没有做过真正管理的人。
真正懂管理的,实际上都像徐林这样,你甭管是什么样的人到了我这里。
只要是我当家,那么我就能把你培养成我想要的人才!
端盘子洗碗要是还需要引进外面的人才,那这生意完全可以不要干啦!
真正需要引进的,无非就是一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
就像徐林现在这样,干脆直接的将原来的大锅一铲子捅漏,以绩效制来重新进行变革管理。
效果那是立杆见影的。
员工们不仅仅没有了之前的懒散,反倒是有几个聪明,懂得顺势而为的员工,竟然还在徐林的意见箱里给徐林提出了几个极佳的建议。
其中就有一个员工提出的建议是,可以效仿电视上港台电影里面的那种方法,设置两个年轻的迎宾服务员。
另外一个员工则更聪明,竟然提出了一整套的服务员标准操作流程。
这在之前,连徐林都没有考虑到这种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为此,他还专门让莫经理给这两个员工,一个人发了十块钱奖金,一个人发了五十块钱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