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虽说是古人,甚至是文臣之首。
但恐怕政治觉悟这方面,甚至都不如李可这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胡惟庸哪是能结为姻亲的人?
或许在宋濂看来,胡惟庸这大腿粗,若是自己家跟对方绑定,便可以保后世无忧。
Xt......
宋濂其实早就对元末以来官吏的各种行为,太过于习以为常。
他虽然明知道胡惟庸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可因为元末以来,所有官员都是这么干的。
这见得多了,反倒是变得没有那么地敏感,感觉就胡惟庸的这点小毛病,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而朱元璋的行事作风,也是非常地朱元璋。
宋濂、胡惟庸结为姻亲,肯定是他接下来的重点照顾,重点打击的对象。
然而你陪同,怕是也并非是什么好人吧!
你为何不直接将此事告诉朕,而是要去告诉李可呢?
......
朱元璋还会猜想李可的动机。
当然了!
李可的动机非常地单纯,就是有人跟我说了这样的事,所以我告诉了家长。
你可能会说,那如果同直接跟朱元璋说呢?
那朱元璋会不会就会对同好一点?
说实话!
并不会!
而且同非常地清楚,对于这样一位雄猜之主,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怀疑你。
只是同不管如何也想不到,李可这小子,居然直接就跟陛下说了,是他告诉对方的。
这妥妥的卖队友啊!
b......
朱元璋也是把同给叫来,问问同为何要把此事告诉李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
大善殿里头。
詹同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
而朱元璋,也是一脸的怒气,道:“怎么不说话!?”
甚至接下来还说出了,“你是不是跟李可,也结党?”
詹同连忙道:“这绝对没有!”
朱元璋也是再次问道:“那你为何要将此事告诉李可,而不是直接与朕说?”
詹同十分艰难地又权衡了下,这才道:“臣这是怕陛下您不相信,胡左丞其实也曾找过臣,但臣深知其为人,臣是看他跟宋濂已经要结成姻亲,将来这朝堂,怕是要被胡左丞给控制,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陛下您对胡左丞的信任,胜于臣,臣只有找一个比陛下对胡左丞更信任的人,去揭发胡左丞所做之事,才有可能成功。”
“因而臣最后就选择了李参政,是臣糊涂,臣应该直接告知陛下。’
说完,陪同就忍不住跪伏了下去。
朱元璋对同这种背后指使别人去做坏事,而自己根本不出面的人,自然是看不惯的。
因此接下来也是道:“广东缺一个参政,你去广东吧。”
这已经算是厚待了。
詹同却道:“臣做出这样的事,已经无颜再见陛下,更无颜待在官场,若可以,臣恳求陛下可以让臣致仕。”
朱元璋心想,我大明不应该有一个品行不好的官员。
既然对方这么说了,那正好!
“那便依你所说吧!”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