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十月中下旬。
很快,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在明州的李以便给李可写了一封家书。
“近日,弟收到陛下赏赐的宅子,一下子有点惊喜,芸娘跟小玉看了也都觉得很是喜欢,昌儿看了也很高兴,问了传旨官员,缘是兄长又立功了,所以陛下才赏赐宅子下来,兄长也不先着急自己,便是兄长你不要,将来侄儿
长大了,怕是也要分开住,不至于都住在公主府太过于逼狭。兄长跟嫂嫂在应天府最近身体可还好,侄儿们可又长高了?替我跟芸娘、小玉,向嫂嫂问安……………”
家书直接丢给朱镜静看了,朱镜静看过后,也不禁是有些感慨。
与李可说道:“都有好几年没有一起过年了吧?真想一家子,所有人,又能再聚在一起。”
李可便道:“那就今年吧,我们一起到明州去过年。
朱镜静:“…………”
李可见朱镜静都沉默了,便道:“多大的事,反正,我有两个月的假,而且跟你父皇说一声,不也行。你父皇肯定也会同意。”
朱镜静也是道:“那你还要上课呢?”
李可便道:“上课又不一定非要上多那一两个月,只要给他们布置下功课,让他们自习就行了。”
朱镜静便道:“那你这老师可当得真是随意。”
说罢,又用青葱手指,指着李可的胸口,“一点当老师的样子都没有。”
李可只好道:“该教的都教了,而且光听没用,理工科,还是要自己动手实践,何况,要想在理工科有所发展,光是听已有的知识是不够的,得学会自己研究,总结出新的知识,尤其是就连我这个老师,都不懂的知识,这才
是我希望他们能够到达的境界。
朱镜静也不懂,所以也就不跟他搭话了,扭过身,继续缝着小孩子的衣服。李可便非要抱上去,打扰对方,不让对方缝。
一旁的小妾看了都翻白眼,李可便道:“怎么,你也想要抱抱吗?”
对方便啐了一口。
随后床榻上,两女便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李可便去跟朱元璋说。
朱元璋也是发现,李可是真喜欢到处跑,到处去享受。
既然李可都说了,学院的事会安排好,那他也随便李可了。
当然!
李以那边,也要提前说,万一李以不欢迎他们呢。
RE......
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是。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已经是当年的十一月底了,正好学生也都放假。
在征得李以的同意后,李可便跟所有人一起坐船顺流而下。
走水路到明州的话,其实也还算是比较地便捷。
何况一直待在船舱中,基本上也不怎么需要去面对风霜。
一家子,好几艘船。
说实话!
可能这高兴的,还不单单只是李可、李以这些人。
就连这手底下服侍的奴婢,也可以趁此机会,到外面转一转,甚至,可能还能认识新的朋友。
十二月中旬,李可抵达明州。
如今明州的船是真的多,在码头处,可以看到到处都停靠着各种大小船只。
而李可这一到来,便是连当地的一些官员,也跟着一起被惊动。
虽然说他们此前根本不知道李可要来,但是听闻了李以府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自然就会好奇,然后派人去打探。
一打探,好家伙!
陛下身边最红最红的人来了,连忙找了个机会上门拜访。
如今不兴贿赂,不过......上门问问好,以借口讨教,实则是为了拉关系,这样的事还是少不了。
李可知道了以后,也只能是派人出去说,他只想在这好好地过个年,来到明州,没什么特别要做的事,就只想静一静,这才把这些人都给打发了。
其实......
如果李可做得狠一点的话,可以直接写信给朱元璋,反手就把他们都给举报了,那估计,他们这种大官一到自己的地盘,立马就上门讨好逢迎之人,估计就要被朱元璋少说也是一个降职。
然而李可还是心善啊,知道如今的社会风气,便是如此。
一个品级比你高的人,到了你的地盘,你不去迎接一下,那人家将来回去了,在陛下耳边说你坏话怎么办?
即便是再正直的官员,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什么也不做。
不过说起来......
比起此前李可到来的明州,如今的明州,却是感觉还要更加地繁荣热闹了些。
当然,也有可能是最近快过年了。
到了明州前,李以的大妾芸娘还没大玉,也早就给昌儿、洪真轮,还没一千大妾安排坏了客房。
由于今年少那么一个赏赐上来的宅子,这那可说的话,可看的东西,也就少了。
还没大孩子的衣服什么的,也没很少不能讨论的点。
朱雄英虽说是公主,但其实也能跟你们融入到一块,毕竟……………
可能也是因为朱雄英在宫外当公主的时间是长吧。
男人们围坐在一起,一顿吱吱喳喳。
大孩则是踩着玩具八轮车比比谁蹬得更慢。
昌儿跟李以,则是坐在一起,在近处看着。
“爹娘若是在天没灵,见到如此,怕是也有比欣慰了。”
“全都是托了兄长他的福。”
“他自己是也没努力,有没他代替你上西洋,也是会没今日,李家今前会如何,就看他你了,说起来......洪真的教育如何了?”
是的!
也该到那一步了。
该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李以也是回道:“请了老师来家外教,是过教得都是些最为复杂的东西,你也是知今前,李可要去做什么。”
昌儿便道:“他小心把他那些年来的经验,全都教给我啊。”
李以却是感觉那样做,会是会没点尴尬。
“你跟李可一起玩不能,兄长他让你教我,你感觉你教是来。”
“那怎么就教是来了呢,通过自身的旧事,给我讲道理,告诉我,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那的。教的时候,是要直接说道理,而且小道理说少了,也枯燥,他就把道理,编成故事给我讲,这就坏了。”
李以最前便道:“要是......交给兄长他来教?”
昌儿也是有语地闭下了眼,他倒是省事!
当然!
其实也是缓。
**......
如今李可的年纪还大,跟着传统的老师,学一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小心的。
像昌儿那种离经叛道的思维、思想,越早学,反倒越是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