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没有!

第二百一十八章 没有!(2 / 2)

朱允?却下令:公开审讯,全程记录;允许被告自辩;审判文书刊印全国。

“我们要赢的不只是战役,还有理。”

大理寺公审当日,百姓挤满广场。主犯是一名前国子监助教,博学善辩,言辞激烈:“你们推崇的‘科学’,不过是另一种迷信!谁给了你们权力,决定什么是真理?”

沈清澜出庭作证,平静回应:“没有人天生有权定义真理。但我们相信证据。比如,你可以不信牛痘,但请看看这十万接种者的名单??他们活下来了。这就是证据。”

那人哑然。

最终判决:主犯流放西域垦荒三十年,其余从犯依情节轻重服劳役或社区服务,期间须参加“公民思辨课”学习,并撰写悔过书向社会公开。

判决公布后,舆论两极。有人赞“仁法并施”,也有人讥“妇人之仁”。

朱允?不为所动。他深知,真正的敌人不是这些狂热者,而是滋生狂热的土壤??无知与恐惧。

于是,他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批准“天机盟”残余成员成立“批判学会”,允许他们出版刊物,只要不煽动暴力,便可自由批评新政。条件只有一个:所有言论必须标注来源,不得造谣。

“让他们说话,”他对议政院解释,“沉默的异议最危险。让它暴露在阳光下,真假自现。”

奇迹般地,半年后,“批判学会”自行解散。其最后一篇公告写道:“我们原以为科学是傲慢的独裁,却发现它竟容得下质疑。我们败了,但也醒了。”

春风再度吹过凤阳大地时,第二?国民发明大赛拉开帷幕。参赛作品更加多元:盲校师生合作设计“触觉导航杖”,内置震动感应器;一名寡妇改造织机,使其可用脚踏操作,方便残疾丈夫谋生;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老兵提交的“记忆录音盒”??他将阵亡战友的家书录下,配以语音合成技术,每逢清明,便自动播放,慰藉遗属。

冠军得主竟是海南农场的一群少年。他们利用废弃炮管与水轮机,建成一套“自流水力警报系统”,可在山洪来临前自动鸣笛示警。领奖时,为首少年哽咽道:“我们老师说过,最好的纪念,不是烧纸钱,而是不让悲剧重演。”

朱允?亲自为他们颁奖,随后宣布:将“安全生产委员会”升格为独立机构,直隶皇帝,赋予调查权与处罚权;所有重大工程必须实行“风险公示制”,接受公众监督。

那天夜里,他再次梦见方孝孺。

这次,那人站在一座桥上,桥下是滚滚江水,两岸灯火通明。他指着远处一座铁桥说道:“你修的不是路,是人心之间的缝隙。我不再恨你了,因为你终于明白,仁政不在空谈,而在细节。”

醒来时,东方既白。

三月十七,朱允?做出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决策:颁布《退位诏书》预告。

他并未立即禅让,而是宣布将在三年后正式交棒,期间全力培养接班人制度。太子朱文奎、女官沈清澜、太医苏婉儿、工坊总教习吴老匠人等十人组成“辅政委员会”,共同指导年轻官员。更重要的是,他推动通过《言论自由法》草案,明确规定“任何公民有权批评政府政策,不得因言获罪”,并设立“皇家纠错奖金”,鼓励民众指出施政失误。

朝野震动,赞誉与诋毁齐飞。

有人称他为“千古第一仁君”,也有人骂他是“祖宗罪人”。街头出现新童谣:“皇上不像皇上,倒像学堂校长;大臣不像大臣,尽是匠人郎当。”

他听了只是笑。

夏日炎炎,他执意前往南京旧宫遗址。那里曾是建文帝执政之地,如今只剩断壁残垣。他在废墟中找到一块半埋的石础,拂去尘土,隐约可见“正心”二字。

阿禾问他:“你还记得那天晚上说的话吗?最难的是等待。”

他点头:“现在我不怕等了。因为我知道,种子已经发芽。”

回程途中,他突发昏厥。

太医诊断:脑络阻塞,性命无忧,但恐右臂难复。

苏婉儿含泪施救,七日七夜不曾合眼。当他终于睁眼时,第一句话是:“别停《公民思辨课》……孩子们的声音……不能断。”

秋去冬来,他的身体日渐衰弱,却坚持每日批阅奏章,用左手写字,歪斜如稚童。有人劝他歇息,他笑道:“我这一生,最怕的不是死,是闭眼之前,听见万马齐喑。”

除夕夜,他又登上钟楼,只是这次由人搀扶。莲花灯依旧点亮,映照万家灯火。

阿禾问:“今年最难的事是什么?”

他望向远方,良久才道:“是放手。把火炬交给下一棒的人,信任他们不会让它熄灭。”

话音落下,钟声响起,整整一百零八响,象征破除百八烦恼。

新年第一天,第一批留学生启程赴西域交流。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技术书籍,还有《匠人十问》的译本。帖木儿帝国新君回信道:“智者不惧质疑,强者方能自省。贵国之光,照亮丝路。”

三年期满,朱允?正式退位。新帝登基大典上,他静坐台下,看着儿子身穿龙袍,宣誓遵守《宪纲十六条》,承诺“永不恢复酷刑,定期召开议政会议,保障言论与发明自由”。

典礼结束,他独自走向存真阁。在那里,他取出多年积累的日记、手谕与反思笔记,放入一只青铜匣中,封存于地宫,并留下遗训:

>“此匣百年后开启。无论届时盛世与否,请让天下人知道:

>我不是一个圣人,我犯过错,我犹豫过,我害怕过。

>但我始终相信,光明可以战胜恐惧,

>只要我们愿意,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点灯的人。”

春分那天,他安详离世。

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告诉孩子们……科学不是魔法,它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全国哀悼三日。百姓自发点燃莲花灯,沿河放流,宛若星河倒悬。

十年后,综合学堂更名为“允文学院”。百年后,《匠人十问》被列入世界文明经典。三百年后,考古学家发掘出那只青铜匣,打开时,发现里面除了文字,还有一枚锈迹斑斑的螺丝钉??那是明理工坊第一台蒸汽机上的零件。

解说牌上写着:“它曾转动过一个时代。”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座城市图书馆的墙上,镌刻着他日记的最后一句,供世代少年仰望:

>“灯已点燃,路仍漫长。我不求身后颂歌,只愿后来者前行时,脚下少些荆棘,手中多一盏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泳者之心 妖尾:成为英灵需要几步?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炮灰beta被顶A觊觎后 模拟:神明来筑巢 武道大帝罗修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 只是开个播,怎么大哥都空降? 被逼替嫁我不慌,我送全家火葬场 徒儿你无敌了,下山祸害你老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