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郡。
虽是朝廷眼中的富庶之地,但也是庶民度日艰难之地。
世家豪强多了,庶民需要供养的不事生产者就多了。
富庶,富的是世家豪强,穷的是庶民,亦或者,庶民本身就是世家豪强的人形财产。
物极必反。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点,必定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阳翟城。
数万衣衫褴褛的黄巾,将城池围住。
昔日的黄巾渠帅波才虽然被皇甫嵩等人镇压,但颍川的黄巾并未因此消散。
葛陂黄巾只是颍丶汝之地声势最大的一支,整个颍丶汝之地,打着黄巾旗号的义军,多不胜数。
城头。
颍川太守阴修忿忿蹙眉,身后跟着功曹锺繇丶主簿荀彧丶主记掾张礼丶贼曹掾杜佑丶孝廉荀攸丶计吏郭图等郡吏。
「没想到黄巾竟也有此等手段!先骗黄使君去葛陂,又分遣兵马趁虚来取阳翟城。」阴修狠狠一巴掌拍在城墙上。
世家豪族出身的阴修,一向以学识自傲,如今却中了黄巾的分兵计。
比起黄巾围城,智商被碾压让阴修愤怒难忍。
更令阴修羞愤的是:黄琬原本是没想去葛陂的,是阴修建言称「眼下入冬,天寒地冻,葛陂贼饥寒交迫,战力锐减,正可一战定乾坤!」
黄琬初为豫州牧,正是奋进之时。
数月未能平定葛陂黄巾之乱,本就令黄琬心急,故在阴修的建言下,黄琬调走了颍川大半军力奔袭葛陂。
虽然孝廉荀攸曾提出质疑,但荀攸初举孝廉初入郡府,人微言轻,不论是黄琬还是阴修都没将荀攸的质疑当回事。
换而言之:荀攸还只是个郡府实习生,一个郡府实习生是没资格质疑颍川太守对葛陂黄巾的判断的,更无法让豫州牧放弃颍川太守不信而去信一个郡府实习生。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阴修按下心头的恼恨,回身又向荀攸行礼一礼,懊悔道:「悔不听公达良言,故有今日之难。公达可有退敌良策?」
阴修倒也拿得起放得下,错就是错了。
错了还不承认,那就是纯傻了。
阴修并没有听到荀攸口中的退敌良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阳翟城内那点儿兵马,即便荀攸奇计百出也难退数万黄巾。
「连公达也无计可施了吗?」
阴修又看向锺繇丶荀彧丶张礼丶杜佑丶郭图等郡吏,这些郡吏虽然都是一时俊杰,但也同样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可恶!」
阴修再次猛拍城墙!
颍川最杰出的俊杰聚在一起,却想不出一条能退黄巾的良策,这让阴修更为羞愤!
城下。
黄巾渠帅刘辟却是耀武扬威的高呼:「阴修老儿,你阿翁在此,何不速速出城叩拜?」
「堂堂颍川太守,就只会躲在城内当缩头乌龟吗?你还有何脸面以名士自居?」
「阴修老儿,快快出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