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这些天,似乎与寻常无异。
但私底下,却是暗流涌动。
太子卧床不醒,非小事。
各个派系,私底下都在讨论,以应对不测。
蓝玉私底下,上蹿下跳,好一通运作。
正忙活着呢,太子朱标在几天之后,终于苏醒过来。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太子朱标已经回到朝堂上,开始处理政务。
人虽然醒了,但是关于太孙的册封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
朝堂上,开始有大臣频频提起,早日册封太孙。
关于太孙的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朱允熥,一个是朱允炆。
朱允熥的呼声,其实并不低,因为他的背景,其实还是比较大的。
有常遇春,蓝玉这一层关系,在朝堂上着实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尤其是蓝玉,现在可谓是如日中天,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这一番运作下来,着实有不少官员被他说动,尤其是武官集团。
如果选择朱允熥,其实也说得过去,毕竟,他是正妃所生,虽然是次子,但现在朱雄英已经不在,从正妃这一条线来看,朱允熥完全有实力争夺太孙之位的。
“陛下,臣提议选择朱允熥。”
“臣附议!”
“臣附议!”
蓝玉一呼百应,不少人提议朱允熥。
关于朱允熥各种优点,有的没的,一通夸赞。
朱允熥虽然不像朱允炆那么机灵,功课也差了些,但说起来,也没什么大毛病啊。
“陛下,不妥!按照长幼顺序,应立朱允炆为太孙,如今吕氏已是正妃,立朱允炆才符合正统啊!”
大多数朝臣,尤其是文臣,都是力挺朱允炆。
主要大臣们,对朱允炆也是比较喜欢,看着就机灵,也聪慧,诗词歌赋也不错。
像朱允炆这样出彩的,其实并不多。
朱允熥跟他比,着实是差了些。
朝堂上,两帮大臣,争吵不休。
太子朱标,则是没有发表意见,他心里清楚,自己老爹,肯定已经拿定了主意。
确实,朱元璋心里早有了人选,他只不过是想看看朝堂上,到底是谁在支持朱允熥罢了!
这些年,朱元璋本身就比较喜欢朱允炆,而朱允炆也深得马皇后的喜爱,再加上朱允炆宅心仁厚,聪慧机灵,身上有太子朱标的影子,让朱元璋非常满意。
唯一欠缺的,就是年龄太小,缺少历练,现在还不足以担当大任,不过,现在太子朱标的身体已经好转,至于朱允炆,可以慢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