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开始的时候,几乎就是齐王殿下掏银子修建的沥青公路,后来,朱元璋旨意下来,才让户部、工部接手。
工部基本就是甩手掌柜,因为用到齐王府原有的班子。
然而,这么浩大的一个工程,户部接不下来呀,因为户部没法当甩手掌柜,得掏银子!
那个时候,大明国库依旧是非常空虚的,冷不丁的,扔下这么大一个工程,户部一年什么事儿都别干了,只修路得了。
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各地还有灾情发生,还需要赈灾。
诸位皇子皇孙,各种皇亲国戚,功勋大臣,每年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俸禄。
朝廷和各地的官员也要发放俸禄。
周边的属国,人家来进贡,大明朝廷还需要给他们回更多的礼,以显示大国风范。
最关键的是,朝廷连年征战,压根就没怎么停过。
内地的叛乱,外边对北元的战争,哪一个不需要银子?!
户部当时,根本就撑不起这么大的工程!
好在,这工程原班人马,依旧是齐王府那一套,而齐王殿下也非常硬气,一声不吭,直接把沥青公路给修到了应天府。
还有这好事?
都不用自己发银子,路就自己修过来了?
那就接着修呗?!
后来,虽然齐王府也催要了几次银两,但户部也就是象征性的拨一些款项,并不多。
一来二去,就成了惯例。
齐王府也没因为这事,在朝廷上闹过事,这么多年,都没出事,单单现在出事了。
用脚丫子想,都知道是因为户部那一封问询的事情,把齐王殿下给惹毛了。
人家在秦洲那蛮荒之地,周围遍地都是虎豹狮狼,动不动还有欧洲的强国去入侵,上来就是100多艘战船,200多艘战船。
好嘛,结果太子您的儿子,两年后要结婚,直接拟定要消耗1,000万银两?!
没钱就伸手跟齐王殿下要钱,齐王殿下能不火吗?!
真把人家当冤大头了呀!
人家在秦洲那边,命都豁出去了,你伸手跟人家要银子!给你儿子办千万级别的婚礼!!
太子殿下,居然说这事跟他们没关系,户部尚书上哪说理去?!
太子朱标也知道,齐王府不可能毫无缘由的,突然让10多万人停工,也不可能真的一分钱拿不出去,支撑不起这个浩大的工程。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户部的那一封问询,说起来,还真是他的责任。
不,准确说起来,应该是朱允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