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
王海波老油条,在那第一个回着。
“吴瑾你和小蔡,刚刚半决赛应该抽力了!”
从两个人最终的成绩徐国艺就看得出来。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两个人之前没有绝对进决赛的把握,人家第一名的选手,可以控分。
“陈左以逸待劳,目标肯定是那个冠军!”
“这场地,对他来说也算是半个主场!”
“之前这小子已经拿了三块金牌,还破了1个全国纪录,1个亚洲纪录,状态神勇,帝都还有2个夺金点,这个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要都被他们拿下,浙省就排到第四了!”
“……”
徐国艺显然没把刚刚赵歌的话放在心上,对于他一个省队的教练来说,目前的金牌是重中之重。
没有谁不会在乎那个冠军,赵歌他是国家队主教练,当然可以不在乎,以队员们的健康考虑;而省队教练,让弟子拿牌就是他们的目标。
万一浙省连前三都没进,整个游泳队都将脸上无光。
你可以说教练唯金牌论,太过势利;但国家考核一个地方的功绩,金牌的含金量,也是远远大于银牌和铜牌的。
这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的默认准则。
欧美金牌也同样必争,这是体育这项赛事举办的意义。
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其实都是冠冕堂皇的屁话,金牌才是真实。
话糙理不糙。
“决赛的道次已经出来!”
“第一当然是安排最好的第四泳道位置,第二是第五泳道!”
“陈左半决赛排名第四,在六道!”
徐国艺拿了个沙盘,在跟三个弟子分析着一会儿的比赛情况。
游泳比赛决赛的泳道安排,历来都是遵循的国际泳联FINA制定的规则,也就是主要基于选手的预赛或半决赛成绩进行编排,以确保公平性和竞技性。
成绩优先,中间泳道优先!
冠军泳道第4、5道为最优位置,次优成绩的选手,则是依次交替安排在左右两侧泳道。
这种“中心优势递减”原则,又称为“蟒蛇式排道法”。
旨在减少中间泳道选手受到的水流干扰,同时让成绩更优的选手占据更有利的赛道,仿佛半决赛类似陈左这样的消极比赛选手。
他之所以敢这么干,还是因为主场优势,泳道在他看来,影响没有体力储备更加重要。
“吴瑾!”
徐国艺着重的看了眼一旁的吴瑾,吴瑾抬起头:“嗯,教练我听着呢!”
“你拿到了世标,冠军也可以冲击下,状态感觉如何?”
“还行,感觉可以试一试!”
“那就行!”
徐国艺满意的看着这个天才弟子,笑了笑道:“游泳世锦赛的预赛道次,是按照你递交世标的成绩而定,知道这个规则么?”
吴瑾还真不知道。
“就跟决赛这个分道次一样!”
“预赛分组根据报名成绩排序,成绩最慢的选手优先安排在较早的组别,而且……最差的都在边道!”
也就是第0和第九。
相当具有劣势。
“能冲,就冲一把!”
“我们没有跟陈左隔壁道次的队员,不然倒是可以给他干扰下!”
“海波你老队员,犯规一次,影响陈左的状态!”
这叫犯规战术。
老队员得起到所谓的带头奉献作用!
吴瑾03年左右的游泳比赛,还真的不太了解,因为11年之后,好像就修改了很多规则。
至少,什么犯规战术肯定是没有的。
不像现在,比赛前还制定了这么多针对选手的方案。
王海波关键还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好的,交给我!”
很多的运动员确实心甘情愿的甘当绿叶。
主要他已经拿了一块金牌,这项目也没想着再拿一块,确实跟顶尖选手有差距。
“行吧,小蔡,吴瑾,还有海波,你们待会儿好好发挥!”
“就看这一枪了!”
“想想你们这一个月来的刻苦训练,付出的汗水……”
“你们的父母……”
“……”
徐国艺在那用老一套的话术疯狂PUA,吴瑾脸上是听得“热血澎湃”,下意识的就把中级的加速,升级到了lv2!
又是增加了2秒钟的加持。
整整可以加速14秒!
“这一次,好好再冲击一波极限!”
因为王海波第一轮会犯规,那第二轮重赛再犯就会被驱逐,所以第二轮原则上,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技能。
也就是说,这一次决赛,吴瑾可以入水后就直接激活。
加速技能最大化!
肯定比半决赛出水的速度快得多。
“陈左,我来啦!”
吴瑾抿了抿嘴。
这个未来的国家队队长,也是前世这一次冠军赛50米自的冠军。
吴瑾,很想试试这个项目现在亚洲第一人的强度!
前世这次比赛他夺冠的成绩吴瑾不太清楚,但应该没超过23秒;2010年之前,超过这数字的选手真的不多。
陈祚已经算是第一人了,要到2012年以后,华夏游泳的整体水平上来后,各地区50米自的好手,尤其是年轻小将们,会疯狂的刷新国内乃至亚洲的50米自纪录。
直接把成绩刷到了跟世界顶尖齐平的地步!
2016年后,国内的泳坛确实疯狂,以往几年都难以破掉的各种纪录,每隔几个月就会被破一次。
甚至,包括几个大项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