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对程国祥有印象,历史上这位户部侍郎堪称“大明最穷官员”,最后竟因清廉饿死,是与海瑞齐名的清官。
他快步走下台阶,亲手将程国祥扶起,语气诚恳:“程爱卿快快请起!孤早听闻你为官清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放心,孤定会向父皇举荐你,让你得偿所愿,为大明多做实事!”
程国祥闻言,感动得红了眼眶。
在明末官场,清廉不仅不会被钦佩,反而会被视为“异类”,遭人孤立。
如今能得到太子的认可与赏识,他觉得多年的坚守终于有了意义,连忙躬身谢恩:“谢殿下!老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有欣慰,又有顾虑。
程国祥已是户部侍郎,太子还要举荐他入阁,会不会太过儿戏?
可他又不想让太子失信,只能暂时默认。
此时,两个文官见程国祥得到太子赏识,也动了心思。
礼部主事范一鸣、兵部郎中张缙彦连忙出列,跪倒在地:“殿下,臣等为官以来,也从未贪墨过银子,恳请殿下查证!”
朱慈烺瞥了他们一眼,心中冷笑。
这两人他再熟悉不过:张缙彦是大明最后一任兵部尚书,流寇来袭时开门投降;
范一鸣更是毫无气节,先投流寇、后降建奴,都是十足的贪官与汉奸。
他淡淡道:“二位免礼,孤这就派锦衣卫去查证,定还你们一个‘清白’。”
话音未落,李若琏已转身退出皇极殿,显然是去安排人手。
范一鸣与张缙彦心中窃喜,以为自己也能像程国祥一样得到赏识,却没看到太子眼中一闪而过的嘲讽。
见无人再敢出头,朱慈烺回到崇祯身边,轻声道:“父皇,今日朝堂之事已了,若无其他奏本,便可退朝了。”
崇祯点点头,对王承恩吩咐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殿内依旧鸦雀无声,王承恩高声唱喏:“退朝——”
文武百官纷纷跪倒行礼,待崇祯与朱慈烺离开后,才匆匆起身。
范一鸣与张缙彦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清白”,只想尽快回家,把贪墨的银子藏好。
张缙彦一路狂奔,回到府中时,却看到府门大开,一群锦衣卫正抬着两个沉甸甸的箱子往外走,为首的正是高文采。
他心里“咯噔”一下,快步冲进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