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 第132章朝堂余波定人心,侯府惊变索赎金

第132章朝堂余波定人心,侯府惊变索赎金(1 / 2)

崇祯一甩明黄色的龙袍袖子,不再看殿下文武百官的反应,转身便朝皇极殿后方的偏殿走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见状,连忙提着手中的拂尘,一路小跑地跟了上去,脚步急促却又小心翼翼,生怕跟不上皇帝的步伐。偌大的皇极殿内,只留下满朝文武大臣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神色各异,一时之间竟无人言语。

黄道周与路振飞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失落与不解。他们本以为,这次带头弹劾内阁首辅温体仁,立下了“清君侧”的功劳,就算得不到重赏,至少也能得到皇帝几句褒奖,可到头来,不仅连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捞到,连他们力荐的前内阁首辅周延儒,皇帝更是提都未提,仿佛从未听过他们的举荐一般。

至于此前崇祯心中疑惑的“为何往日爱‘开喷’的大臣今日集体沉默”,此刻也有了答案:今天崇祯的每一个决定,都彻底颠覆了大臣们的认知。打破“非翰林不入阁”的百年传统,一次性更换所有内阁阁臣,让工部尚书这样的“技术官员”进入决策层,甚至赋予皇太子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这一连串的变动,让那些平日里擅长挑刺、以“维护祖宗之法”自居的“嘴炮”们,一时竟无从下口。他们就算想反对,也不知道反对之后会让谁得利,更怕触怒那位手握兵权、手段狠辣的“小杀星”皇太子,只能选择沉默,静观其变。

整个朝堂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彻底乱了套:内阁首辅换了新人,往届阁臣全部被撤换,户部尚书也换成了程国祥这样的务实派,连年仅七岁的皇太子,都摇身一变,成了节制天下兵马的“超品威武大将军”。文官清流们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觉得皇帝像是突然变了个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以往熟悉的朝堂规则,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打破,让他们感到既茫然又不安。

新任内阁成员李邦华、程国祥、冯英、姜逢员、孟兆祥等人,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御阶上尚未离开的朱慈烺,眼中满是感激与敬畏。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今天这场史无前例的“内阁大换血”,若没有皇太子在背后推动,绝不可能发生。按照大明的传统,他们这些非翰林出身、甚至在朝堂上备受排挤的官员,这辈子都不可能踏入内阁的大门,更别说担任内阁首辅这样的要职。

李邦华率先反应过来,率领其他新阁臣快步上前,走到御阶之下,躬身行礼,语气恭敬而诚恳:“多谢殿下提携之恩!新任内阁定当全力配合殿下的一切决定,辅佐殿下中兴大明,绝不辜负殿下与陛下的信任!”

朱慈烺坐在龙椅上,轻轻叹了口气,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沉重地说道:“诸位大人不必谢我。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国泰民安的盛世。陕西、河南等地天灾不断,旱灾、蝗灾接连爆发,百姓们颗粒无收,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为了活命,不少人只能纷纷加入流寇队伍,这也是流寇越剿越多的根本原因。内阁身为朝廷的中枢机构,肩上的担子比谁都重。本宫希望你们能多为大明江山、为天下黎明百姓着想,不要总想着为背后的士绅阶层谋取私利,忘了为官的初心,忘了百姓的疾苦。”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直击大明官场的要害,让新任内阁成员们瞬间感觉后背发凉,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此前,他们虽敬畏朱慈烺的兵权与狠辣手段,却也在私下里认为他年幼无知,不过是靠锦衣卫大肆捕杀贪官来树立威信,未必真懂治国之道。可此刻听到这番话,他们才明白,这位七岁的皇太子,竟将大明的顽疾看得如此透彻,甚至比他们这些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臣还要清醒。这哪里是一个孩子能有的见识?分明是一位心怀天下、胸有丘壑的储君!

朱慈烺的形象,在众臣心中瞬间高大起来。他们眼前的,再也不是那个肆意妄为、行事张扬的顽童,而是一位能够带领大明走出困境的希望之星。尽管他们也清楚,想要改变大明积重难返的现状,难度堪比登天,甚至可能因此得罪无数权贵,招来杀身之祸,但心中还是燃起了一丝希望。或许,跟着这位皇太子,真的能为大明闯出一条生路。

众臣再次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道:“殿下放心!臣等定当鼎力支持您!无论殿下需要什么,内阁都会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

朱慈烺微微点头,不再多言。他知道,光靠口头承诺远远不够,接下来,他需要用实际行动,推动新内阁开展财政整顿、吏治改革、军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让大明真正走上中兴之路。

与此同时,京城嘉定伯府的密室中,国丈周奎正蹲在一堆闪闪发光的银子前,唉声叹气:“唉,都什么世道啊!以前随便倒卖些宫廷贡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查得越来越严,银子越来越难挣了!想要凑够一百万两整数,怎么就这么难呢……”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从银堆里抓起一锭沉甸甸的五十两银子,凑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银子表面留下清晰的牙印,证明这是十足的纹银。他爱惜地用袖子擦了擦银子上的口水,眼神中满是痴迷,仿佛在抚摸刚纳的第八房小妾一般。每天躲进这间密室,看着这堆积如山的银子,已经成了周奎最大的嗜好,一天不看,他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连觉都睡不安稳。

“砰砰砰!”

突然,密室的大门被急促地敲响,管家周福焦急的声音传了进来:“伯爷!大事不好了!小少爷出事了!您快出来看看吧!”

“叫嚷什么?天塌下来还有皇帝女婿顶着,慌什么慌!”周奎不耐烦地骂了一句,慢悠悠地从银堆旁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将散落的银子归拢好,又随手将密室大门锁得严严实实,钥匙贴身藏好。这密室里的九十多万两银子,是他一辈子的心血,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走到门口,打开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探出脑袋,对着外面的管家呵斥道:“以后不许到这里来叫本伯爷!这里是你该来的地方吗?再敢坏了本伯爷的兴致,小心我打断你的狗腿!”

管家周福连忙陪着笑脸,语气却愈发急切:“伯爷息怒!小的这不是实在急得没办法了嘛!刚才有人送到府里一个布包,说必须让小的马上交给伯爷,若是耽误了,否则……否则小少爷就凶多吉少了!”

周通是周奎唯一的孙子,周家的香火还指望他延续,在周奎心中,孙子的地位甚至比银子还重要几分。毕竟银子没了还能再赚,孙子没了,周家就断了根。听到“小少爷出事”,周奎顿时急红了眼,再也顾不上呵斥管家,连忙打开大门,一把抓住周福的胳膊,催促道:“快!把布包拿来给本伯看!我的乖孙子可不能出任何意外!”

管家周福不敢耽搁,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深色布包,双手递到周奎面前。周奎一把抓过布包,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快速解开布包的系带。当看到布包里的东西时,他猛地惊叫一声,布包“啪嗒”一声掉落在地。里面赫然是一截血淋淋的断手指,手指上还戴着一枚周通平日里常戴的玉扳指,以及一封折叠整齐的白色书信。

管家周福见状,也慌了神,连忙弯腰捡起地上的书信,递到呆若木鸡的周奎面前,急声劝道:“老爷您别急!先看看书信上写的什么,说不定还有转机!说不定只是绑匪想要钱,只要咱们给了钱,小少爷就能平安回来!”

周奎的心脏“砰砰”狂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截断手指,就是孙子周通的。那枚玉扳指,还是他去年特意送给周通的生辰礼物,绝不会有错。他颤颤巍巍地接过书信,手指因为过度紧张而不停颤抖,好不容易才展开信纸,看清了上面用墨汁写的内容:

“周奎!你身为当朝国丈,享受大明俸禄,却不顾朝廷安危与民族大义,贪图个人私利,暗中倒卖大明违禁的铁器、茶叶给蒙古部落,甚至将边境军事布防的机密泄露给建奴,其罪当诛,人人得而诛之!你孙子周通,号称‘京师十八虎’之一,平日里在京城欺压百姓,敲诈勒索,多次强抢民女,导致三人重伤、两人死亡,罪恶昭彰,百姓怨声载道。如今,周通已在我等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资本家小姐带崽跑路,特战团长红眼堵门 灾荒年捡回姐妹花,我粮肉满仓! 纸片人他又茶又钓 穿越夫妻种田忙 农家长姐通古今,来回横跳致富勤 我在末世世界开超市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她能有多大能耐 替堂姐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