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破茧成蝶——路知晓的自述(第1/2页)
我是路知晓。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我为自己能进入重点大学学习而自豪;为历经波折而顺利毕业,并且能找到一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而庆幸;也为十几年学涯中所遭受的坎坷曲折和无谓的艰辛而惋惜;更为历练过程中所收获的宝贵人生财富而格外珍惜!
在此,我以这篇小传,记录自己特别是大学四年的成长历程,并向所有指导、教诲过我的师长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帮助我在困难时期度过难关的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激!是你们给了我成长的土壤;是你们的浇灌栽培使我的成长有了可能。没有你们,便没有我的今天!
一、萌芽:恩师引路
我的求学之路要从初中说起。那时我遇到了一位良师,他看出了我读书的潜质:在学习上加以勉励,使我从普通班的普通学生跃居全校第一;他还在经济上资助我,使我免于辍学。我深信,一位好的老师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高中阶段,我潜心研读了《怎样考上清华北大》中几位教授关于学习方法的分享,这为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99年9月,因经济困难,我未能到心仪的海市大学报到。父亲好不容易借到300元让我复读,我选择了一所对过本科线学生免学费的城镇高中。
幸运的是,一位退休数学老师办的辅导班正需要能同时教英语、物理、化学的老师。经人介绍,我开始了家教生涯,这也保证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复读学业。在家教过程中,我不仅帮助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也有了明显改进。这段经历,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我自己!
二、破土:大学新生
2000年9月,我踏入海市理工大学,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
初入校园,我沉浸在高等学府的兴奋中:图书馆的浩瀚藏书、高等数学的深邃、大学英语的广博,还有太极拳的柔中带刚...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希望!
然而当口袋里仅有的几百元快花完时,我开始心慌。这时学院补助的200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而国家助学贷款更给了我继续学业的曙光。我永远记得那个期末,穿着做家教时获赠的旧劳动布褂子,胆怯而羞涩地询问辅导员李老师贷款事宜的模样。那一幕,一定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放假前贷款终于下来了,1000元。我取了300元带回家过年,留下700元作为下学期生活费。正是这笔钱,让我不再因没钱吃饭而失眠,能够安心学习几个月,成绩突飞猛进——高等数学和C语言都考了九十多分,名列班级第一。如今回想,若当时能再多贷1000元,我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
三、抽枝:砥砺前行
大一下学期,经济问题暂时缓解,学习也有了优势。我专心学习英语,为一次性通过四六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700元不够一学期用,幸好学院再次补助200元,那笔钱在当时可中用了,是我一个多月的生活费!
大二开学时,我只带了300元,已是家中所有。书本费正好300元,若买书就没钱吃饭。面对困境,我只能拼命找家教。
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我不断观察、思考、总结、实践,终于在大二上学期找到了两份家教:教高三英语和高一数学。那段日子极为艰难,许多个夜晚因求助无望而失眠。即使生病也要去做家教,曾借室友的书通宵复习仍考了80分。
转机出现在一个月后。也许是我实在太穷了,在大家的照顾下,我获得了国家二等奖学金!生活问题解决了,考虑到课业繁重,我放弃了家教,专心学习,每门课都保持在80分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章破茧成蝶——路知晓的自述(第2/2页)
然而在奖学金使用上,我再次犯错:毫不犹豫地捐出一半,剩下的钱也很快用完。如果当时能请教老师,留足生活费,或许就不会有大三的生病。
四、风雨:病中求存
大二下学期,我错误地认为只有多做家教才能保障未来,于是同时接多份家教。盛夏时节,每天坐4个多小时公交车,车费就要8元。我加大教学力度,牺牲午休,有时连早饭都不吃,结果身体状况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差。
大三开学时,我已明显不适,但仍坚持家教。直到国庆节后彻底病倒。反复求医问药,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向家里要了500元。在学校补助和同学帮助下,我才勉强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