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就算曹操顾荀公对颍川士人的影响,不敢对荀公下毒手,夏侯惇曹仁等人恨于我杀他们兄弟之仇,又岂会善罢甘休?」
一旁荀绍,听得这番话,已是目瞪口呆。
荀或虽表面极力克制,手中茶碗却也在微微颤栗。
自己这女婿洞察推演之能,当真是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曹操,曹仁,夏侯惇等一言一行,竟与他推算相差无几!
「此子之能,配得起神机妙算四字,无怪乎曹公会输到如此之惨—」
荀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般感慨。
半晌后,他方缓过神来,脸上勉强堆起几分歉意:「边军师所言,也许确有其理,只是在下官职低微,所知消息有限,恐怕不能回答边军师所问。」
边哲眼神略感失望,遂也不再多问。
这般闲聊之间,江上风浪已停,前方淮阴城轮廓依稀可见。
边哲遂叫徐盛先往淮阴港停靠,放二人下船。
不多时,船行靠岸。
「我已交待下去,令渡头给二位另安排了一艘船,还有些许盘缠,当足够二位还乡。」
「在下还要赶往盱眙大营,就不便与二位同行了。」
「我还是那句话,二位什麽时候想通了,我家主公营门,随时为你们敞开。」
「咱们后会有期。」
边哲拱手告别,尔后转身上船。
战船再次启航,徐徐驶离栈桥,向淮水上游而去。
荀或和荀绍叔侄,则立于栈桥上,目送边哲远去。
「叔父,我看我这妹夫,对叔父的安危甚是关心,叔父为何适才不与他相认?」
「还有,这玄德公胸襟气量,远胜于曹公,如今又手握徐兖二州,又有我这妹夫辅佐,可谓前途无量。」
「且此人乃刘氏后裔,与叔父同怀匡扶汉室之念,叔父何不就留下来辅佐他呢?」
见左右无人,荀绍迫不及待劝说道。
荀或却面露苦涩,叹道:「吾曾向曹公承诺,不会再事其他诸侯,当归隐乡野终老,焉能食言而肥?」
荀绍却瘪了瘪嘴,冷哼道:「叔父是答应过曹公,可曹公也曾答应叔父,会放叔父安然回乡,却纵容曹仁等谋害叔父。」
「说起来,这是曹公失信在先,叔父又何必再迂腐守信?」
荀或心头一震,一时沉默不言。
良久后,他并未回答荀绍之言,却只拂了拂手:「走吧,先上船吧。」
荀绍面露一丝失望。
看荀或这态度,并未被他说动,还是决意起程归乡。
「颍川就先不必急于回去了,咱们就先在徐州四处走走,看看那刘玄德是如何施仁义于徐州百姓。」
正当荀绍失望时,荀或这番话却忽然给了他希望。
不急着回颍川,要在徐州走走看看—
就说明荀或已经动摇,有了投靠刘备的意思了呗。
荀绍脸上阴霾一扫而空,欣然应声。
荀或目光望着边哲远去的背影,轻捋细髯,口中喃喃道:「没想到,我荀或竟能得如此麒麟之子为婿,当真是天数无常,福祸难料也—」
淮水北岸,汉军大营。
盱眙城位于淮水南岸,刘军安营于北岸,与肝眙城隔淮水相望。
中军大帐内。
边哲已在喝着接风酒,听着陈登描述敌我两军兵力对比。
「我军新增一批整编降军,现下在盱眙一线兵力,已达到两万三千馀人。」
「然袁术闻知孙策大败兵,亲率一万大军东进增援,两军合兵约有三万馀众。」
「袁术兵力虽略占优势,然则无骑兵可用,勉强算与我军实力相当。」
「然袁术应该是听了孙策劝告,吃了下相一败的教训,并未有打算与我军决战企图,一直选择据守盱眙不战。」
陈登手指着沙盘,将敌我双方优势劣势一一点明。
接着话锋一转,向北一指:「据充州方面传来消息,袁绍在得知主公大破袁术和曹操后,已为吕布送去了近三万斛粮草。」
「除此之外,袁绍还在为东郡一线的袁熙所部增加兵马。」
「故登推测,袁绍应该是惊于主公连破袁术曹操,即将坐稳徐州,故而不得不开始扶持吕布,甚至打算亲自下场。」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必须要尽快拿下盱眙,关闭徐州南大门,方可尽快抽身北上,拿下兖州全境!」
陈登的目光望向了边哲。
刘备和赵云张辽等,皆也目光看了过来。
显然在他来盱眙之前,大家伙已经商议过,却未有万全之策。
难题已摆在眼前,众人皆在等着他来破局。
这般局面,边哲在来的路上,却早已推算的七七八八。
不等老刘相问,边哲便乾脆利落道:「袁术麾下诸将,皆泛泛之辈,唯一可恃者,不过孙策尔。」
「哲在来时路上已酝酿一策,可叫袁术自断臂膀,将孙策纵虎归山,让他和曹操去争江东。」
「孙曹二人皆渡江,则主公再无后顾之忧,袁术可破,盱眙可得也!」
𝐁𝑰𝚀u𝐁Ⓐ.v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