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楚汉争霸,你再造大秦? > 第112章 明诏黄帝纪元,为後世定章立制

第112章 明诏黄帝纪元,为後世定章立制(1 / 2)

[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第112章明诏黄帝纪元,为后世定章立制!

「太史令何在?」

安排完军政,赢斐将注意力投向了历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法的重要性一点不输于前者,古代历法是农业活动的重要凭仗,明朝时期的朱元璋通过颁布《大统历》,收拢前元民心,奠定明朝统治基础。

「王上。」

一名官员随之站了出来,身形修长丶眉目清秀,头戴皮弁,穿着深色大襟窄袖交领右衽袍服,腰系革带配绶,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太史令是九卿之一的奉常属官,司掌天文历法丶史书编修及国家典籍,历来由阴阳家士人出任,秦国太史令为齐人邹衍之后--邹裘。

「准备的怎麽样了?」

赢斐径直问道。

」禀王上。「

太史令邹裘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大秦统一天下后,颁颛顼历,定一回归年为365.25日,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10月为岁首,9月为一年之终。「

「经阴阳家测算,颛项历确实存在误差,太史署在参考了黄帝历丶夏历丶殷历丶周历丶鲁历丶颛项历之后,历时四月,制定了新历,新历一年等于365.2502

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没有中气的月分为闰月,并且把二十四节气对应十二个月,冬至所在之月为十一月,以正月为岁首。「

「通过考经据典,我们已经确定黄帝诞辰距今2510年,三月初三。

1

「嗯。」

早在几个月之前,赢斐就已经在筹谋这件事了,后世的公历纪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作为纪元起点,此前称公元前,此后称公元,耶稣是西方最尊敬的存在,与东方何于,华夏信奉祖先,自然要用轩辕黄帝的诞辰为纪年,子孙后代永远不忘。

「传诏,新历命名为《秦历》,定正月为岁首,以黄帝诞辰为开元,今年便是黄帝纪2510年,定三月初三为上巳节,于渭水河畔建黄帝庙,此外,兴建人祖庙,主祭三皇五帝:燧人氏丶神农氏丶伏羲氏丶轩辕氏丶颛顼氏丶帝喾丶帝尧丶

帝舜,陪祭兵主蚩尤。「

「太史令着手兴修史书,以大禹为夏朝开国君主,从夏丶商丶周一直至今,

日后,秦国历代君主都需要为上一代增撰史书,孤愿子孙后代永不忘本。「

「定明年岁首为秦王斐元年,待日后统一天下,再行勘定年号,以传后世。

'

「王上英明!」

群臣无不心中崇敬,高喊出声,无论是修历,还是修史,这都是贤明君主所为。

「王上。」

太史令邹裘提出了一个问题:「秦历若以竹简刊发,耗时耗力,恐怕无法在短时间内颁行全国。「

「无妨,先用帛书书写出两百份,各郡丶县一份,关东诸侯各送一份。「

摆了摆手,赢斐叮嘱道。

竹简材质坚硬,易受虫蛀和潮湿影响,帛书材质柔软,造价高昂,难以普及,二者都不是最合适的文字载体,不过现下也只能这麽用了,等到纸制造出来,推行全国就不再是什麽问题。

「唯!」

邹裘看赢斐似有决定,并未质疑,立即应声领诏。

「太中大夫!」

「王上。「

陆贾站在这些朝廷重臣中间,有些畏畏缩缩。

「太学筹办的如何了?」

赢斐对于秦国培养人才的太学非常重视,目光灼灼的盯着陆贾。

「禀王上。「

陆贾郑重道:「得益于将作少府的支持,太学在阿房宫原址上改建,长10

里,宽6里,占地约225顷,有学舍一万五千间,可容纳学子约三万人,明堂置于阿房宫前殿基,占地约8顷,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堂中可同时容纳一万人就座,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南山峰巅建有诸多学堂。

「目下已邀请博士九人,分别是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丶夏黄公崔广丶绮里季吴实丶角里先生周术,儒家淳于越丶伏胜丶叔孙通,名家黄疵,医家卢敖。「

「嘶!!!」

子婴丶尉缭丶陈平等秦国重臣无一不是叹为观止,秦国太学的规模太惊人了,昔日的稷下学宫占地不过6顷,最多时容纳士人三千,太学的规模是稷下学宫的十倍。

他们很清楚太学在阿房宫遗址上修建,占地225顷,继续修建学舍,别说三万人,三十万人都未必不能容下,而且,太学在上林苑中,上林苑可是皇家园林,

面积至少五千顷。

」还不够。「

然而,赢斐对此并不满意,沉声道:「诸子百家,当世显学以儒法道墨为尊,除此四家,还有兵家丶农家丶医家丶名家丶阴阳家丶纵横家丶杂家等,偌大一个太学,只有区区儒丶道丶名丶医四家学者,徒白引人笑。「

「太学并非稷下学宫,这是秦国为天下培养人才的地方,须得以经学致用为主,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为本经,礼丶乐丶

射丶御(骑)丶书丶数为本课,以甲乙丙丁评判课业。「

「太学学子须得择一本经研究,六课为必修,只有全部得到乙下评价,方可出师。「

「置墨丶兵丶医丶农四学,择地选址,开辟专门的区域,例如,墨学置机工坊,帮助学子研习百艺,孤会亲自命人请相里氏丶邓陵氏丶相夫氏丶公输家的人前来任教。兵学置演武场丶马厩丶牧场:医学置药库丶械库:农学置农田。

「另,太学研修经籍须得有侧重,例如:道家的《道德经》丶《南华经》丶

《周易》;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法经》《商君书》;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武兵法》丶《吴起兵法》丶《孙膑兵法》丶《司马穰苴兵法》丶《六韬》丶《尉缭子》;医家的《内经》丶《外经》丶四诊法;名家的《公孙龙子》;阴阳家的《礼记·月令》;纵横家的《苏子》丶《张子》丶《鬼谷子》;杂家的《吕氏春秋》;农家的《神农》丶《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

「日后,太学学子出仕,三公九卿官署自然是要根据他们的学业能力,逐一安排。」

「唯!!!」

陆贾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这番规划实在是太宏伟了。

「传诏,太学令陆贾,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学置太学令一人,司业二人,五品,秩千石,掌训导之政;六经博士六人,掌本经,六品,秩八百石;博士七十二人,掌学,七品,秩六百石;助教二百人,秩四百石;直讲二百人,九品,秩二百石。」

接着,赢斐下了两道诏令,将太学体系完全定下。

「唯!!!」

陆贾笑得合不拢嘴,太学令是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位同二品,谁又能不开心呢。

」诸卿若无它事,且自去,少府留下。「

「唯!」

𝘽𝐼 𝑄u 𝘽𝙰.v 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梭任意门,娶个媳妇儿怎么就无敌了? 穿书成奶团,反派全家读我心 铁血兵王:从纨绔到战神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精灵世界的庄园领主 冰汽神座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离婚后,我走向人生巅峰 绝对之门 谁让这只猫当驱魔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