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第120章重农为先,百工乃秦国柱石!
秦王斐元年,黄帝纪2511年,秦历正月初六,立春。
北方初雪融化,第一场春风拂过关中大地,万物为之复苏,秦国数百万人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春耕,黍(黄米)丶稷(小米)丶麦的播种季节大多在谷雨前后,在这之前,对田地翻土,施肥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秦国能够一统天下靠的不仅仅是兵甲,还有先进的耕作技术,便利的灌溉设施,通过混合人粪尿丶牲畜粪便及植物残体进行沤制,豆类与谷物轮作,保持土地肥力,避免病虫害滋生,提高了产量。
去岁迁入关中的三百五十万关东黔首在秦国朝堂调控丶地方配合的以工代赈」中,对关中六郡及京兆府治下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开挖水渠,兴修道路,这都为秦国提供了领先关东列国的基础。
「嘿呦嘿!嘿呦嘿!」
关中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上,无数人影闪烁,男女老少齐上阵,手持耒耜,热火朝天的翻土,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对于黔首丶庶民来说,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吃饱穿暖。
三十税一的田赋为秦人努力耕种带来了源动力,寻常一户人家能够侍弄的田地也就几十亩,徭役只需要服一个月,且在本郡丶县,官府从来不会在农忙时征徭役,这就给了他们很大的宽裕时间,只要他们努力耕种,待秋季丰收时,家家户户都能过一个美好的新年。
「哞!哞!」
位于咸阳东南的白鹿原上,牛叫声此起彼伏,一头头黄牛套着麻绳,身后拉着一架模样怪异的型,还有一个人在后面不断挥舞着鞭子,驱动黄牛向前,随着黄牛的前行,周遭的土块不断从两边掀起。
另一侧则是一个人驱动两头黄牛拖拽着一具更加庞大的型前行,所过之处,土块大片大片的被翻动,无论是深度,还是宽度远胜于前者,这两种画面清楚的映入赢斐眼中。
「王上。」
治粟内史张苍心情激动的说道:「这两种型的出现将会对我国的农耕起到无法言喻的促进作用。」
尽管战国末期,铁具的出现让农耕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畜力牵引的耕型,但那仅限于贵族,寻常黔首连使用铁制的耒耜都属奢望,更别提用犁来耕作了。
而且,寻常的型并没有这两种型效率高,一般一具型一天只能耕1—2亩地,不似曲辕型,只需要一人一牛,至少可以耕2至4亩地,重型更是能达到8—10亩地。
在场其它官员,左相子婴丶少府冯敬丶太仆夏侯婴丶典客蒯通一样叹为观止。
「嗯。」
微微颌首,赢斐面色淡然,曲辕型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萨克森轮型又被称作欧式重型,最早出现在中世纪晚期,两者距今千年不止,这样的技术成果放到现在,无异于降维打击。
「王上。」
太学博士许征出身谏言:「曲辕型轻便省力,操作灵活,宜山间耕作,适用于塬,更适用南方水田,重型劲大,哪怕是板结泥泞的土地在它面前,依旧不够看,宜平原开阔地耕作。」
「不同于曲辕犁对畜力的要求限于牛,重型可以使用骡丶马丶牛,甚至是犀丶象,臣认为应广泛推动重犁在国中的使用,如若普及重型,三年之内,秦国耕地数量至少翻三倍。」
欸!!!」
这话直接让张苍眼睛放光,秦国目前的耕地为120万顷,每年缴纳赋税应在400万石至800万石之间,倘若翻三倍,那可就是360万顷,每年赋税1200万石至2400万石,这已经接近大秦统一天下的水准了。
「你倒是好眼光。」
瞥了一眼许征,赢斐笑了笑,这个农家当代巨子所言不错,曲辕型的出现符合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重型的出现最早是为了开垦地中海沿岸平原,当地土壤湿度大,多板结。
秦国地形主要是平原(关中丶河套)丶高原(黄土高原),山地丶盆地等较少,重型确实是更适合推广,曲辕型只适用于一小块耕地,或者是等到黔首庶民富裕起来,家家户户可以备上一具。
「许征博士所言不无道理,可我秦国目下做不到大规模普及重型。」
负责制造曲辕型丶重型的少府冯敬提出了反对意见。
「嗯?」
顿时,在场众人不由得皱眉,齐齐瞩目冯敬。
「一架重型所需生铁约一钧,一架曲辕型总重量约合一钧,就算秦国有足够的铁来打造农具,黔首用得起重型吗?驱使重犁要两头牲畜,他们从何而来?」
少府冯敬的话让所有人陷入了沉默中,秦国历经统一,关中积贫积弱,一百五十万老秦人多为老弱妇孺,新迁入的三百五十万新秦人抛家舍业,称之为一穷二白都不为过。
「或可有一折中之法。」
大司农范缪开口道:「我国已经大范围推行了高炉炼铁,月内产出生铁将超过五万钧(约379.5吨),全年至少能产出八十万钧生铁,从而满足我国黔首丶庶民的铁器需求,因而,生铁并不是制约重型普及的问题。
???」
子婴丶冯敬丶张苍丶夏侯婴等人无一不张大了嘴巴。
生铁可不只是制作铁器,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用在于制造兵刃,寻常的生铁兵器确实不如青铜兵器,但是熟铁兵器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青铜兵器,钢制兵器更是综合性能超过了青铜兵器,秦国一个月产出的生铁顶得上关东列国一年的总和,这种差距不可谓不大。
「孤可以证明大司农所言不虚。」
环视众人,赢斐郑重道。
秦国生铁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高炉炼铁,而在于焦炭炼铁,焦炭炼铁的效率比木炭高了三倍不止,铜川开采煤矿,大肆冶炼焦炭,为炼铁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嚯!!!」
本来还不太相信的众人现在不得不相信,心中更加惊诧。
「大司农方才说有办法,不知可否直言?」
太学博士许征恭敬的询问道。
「不知少府对重犁丶曲辕犁的定价为何?」
没有直接回答许征的话,大司农范缪反而问了冯敬一个问题。
「重犁合银五铢三十枚,曲辕犁合银五铢五枚。」
「嘶!!!」
众人看着冯敬,这绝对是个奸商,一架重犁卖三千钱,相当于100石粟米,一头普通驮马,一架曲辕犁都能顶得上16石粟米了。
「倘若只售卖生铁打造的型铧丶型壁,价格是否会大幅度降低。」
大司农范缪接着问道。
「额!」
冯敬愣了下,回道:「确实可以降低,只是...
」
「孤知晓大司农的想法了。」
 面带微笑,赢斐说道:「少府只需要售卖型铧丶型壁,至于型身等木制部位完全可以交由木匠自行制作。」
「秦国治下,县城有百工匠人,乡中自然不缺木匠丶石匠丶瓦匠等寻常匠人,制作重犁丶曲辕犁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麽难题。」
一架型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型铧,型壁,型(导向装置),型壁和型铧的材质选择直接关系到耕作效率和耐用性,所以才需要生铁制造,型无所谓。
𝐁𝐈 qu 𝐁𝐴.v 𝐈 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