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第95章兵临吴县城
孟约被训了一顿,也不敢还嘴,灰溜溜的离开了。
陆德垂头丧气,自认倒霉,在陆议的逼迫下只能前去祖宗祠堂下跪谢罪尽管他依旧不认为自己有什麽过错。
无非是背后蚰蚰别人,这有什麽大不了的?
再说了,他蛐蛐的那些,难道不是事实?
他刘敬舆要是真的有那麽英武过人,为什麽之前吴郡会稽郡大叛乱进行到高峰的时候不来进攻呢?
那时候过来进攻,遍地都是他的盟友,那些城池他根本不需要攻打,直接就能占有。
而且那些地方的土豪们一个比一个有钱,一个比一个能拉起兵马,振臂一呼,成千上万人跟随征战。
他们这些传承久远的士族在财力和人力上,还真不如那些排在前头的大土豪。
那麽好的机会,他就当没看见,他就是不来,偏偏要在叛军都被镇压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才过来。
他什麽意思?
陆德是表面服软,心中不服,就算跪在祖宗牌位之前,也是振振有词,希望祖宗给他主持正义。
当然了,这些小小的风波,刘基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很在意。
刘基在陆氏族地吃饱了,睡饱了,第二天一早起身,又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顿陆氏特色早餐,狠狠地夸奖了陆氏家族做早餐的精细程度。
要说这些士族,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现在虽然没有进化到门阀世家的地步,还没有后来那麽强大的财力人力物力,但是在规矩丶享受丶排面上,已经把那些暴发户一般的土豪们甩了不知道多少条街。
昨天才从亡族灭种的危机边缘被刘基拉了回来,今天就能拿出一桌丰盛的精细的早餐来款待刘基,把家族底蕴与坚持展现的淋漓尽致。
为了传承而传承这个目的,可能真的已经镌刻在他们每个家族成员的DNA里头了。
这种令人不适的生命力实在是太过于刺眼,就像是正午的阳光一样。
所以也难怪,要不是侯景的重创丶黄巢的接力和朱温的最后一击,这些血脉贵族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将永远霸占这个至关重要的生态位。
任何改革,改良,革新,政策,全都没用,多少贤能之人和有为帝王的压制也全都没用,从察举到科举的转变也没用。
偏偏这三个被痛斥的吃人怪物丶血手屠夫办到了。
只有杀光。
只能杀光。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类社会,的确会叫人哭笑不得丶忍俊不禁啊!
刘基从心底里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笑的事情。
吃过早饭,刘基便开始审视军务。
根据最新探查得到的消息,昨日的那支军队被刘基击溃之后,少量残兵逃回了吴县县城,随后,县城内外的孙氏军队便严阵以待。
而且到这个时候,经过对昨日俘获的孙氏大兵们的审问,刘基才知道昨天和他打仗的不是黄盖,是黄盖的儿子黄柄。
黄盖本人正在县城内整兵备战,而且手下的兵马数量还真不少。
黄盖数日前从会稽郡回援,带回两万援军,孙辅手上也有七八千人,再加上城内临时武装的壮丁,守军人数不下三万。
就算刘基把进攻陆氏族地的这五千人消灭了一部分,守军人数也还是接近三万,数量堪比刘基本部。
这些兵马从何而来?
刘基觉得这麽多兵马必然不是孙策手下的常备军精锐势力。
大概率是从之前那些叛军丶山越贼军的战俘中收编而来,战斗力丶忠诚度很成问题。
而且那麽多兵马总要吃东西。
建安三年以来,孙策几乎都在打仗,打来打去,还各种强征粮秣,甚至烧毁农田,毁坏庄稼,就算之前的储备再多,估计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现在孙策估计和自己一样,都是靠着打土豪收缴来的土豪家族的粮食储备支撑战事,一时可以。
但要是不能恢复生产的话,这些粮食很快就要消耗殆尽。
所以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孙策的战争潜力应该已经见底,现在就是全部,打光一支人马,就少一支人马。
而自己这边则相对好一些。
虽然自己掌控的领地比孙策还要少,但是自己有一定的基础。
豫章郡的三县七十万人口和最早整顿的农庄都能产粮,农业生产十分顺畅。
丹阳郡并未遭到太猛烈的战火破坏,整个东部更是几乎完好无损的转移到刘基治下,刘基还为此狼狠的敲了丹阳郡东部的土豪们一笔粮食。
整体来说,至少在半年之内,刘基拉起来的五万军队是不会缺少粮食的。
此番作战,他出动三万人马,剩下两万人还在整训,看守后方,不出战,对粮食的消耗比较有限。
而出征的三万人马虽然也需要后方运粮,也需要出动一些民夫丶辅兵来支持,不过靠着战场缴获,也能在一定时间内做到「就食于敌」。
并不完全依赖后方。
就好比目前,刘基就能从曲阿县丶毗陵县和无锡县取得一些粮食支撑军队的前进。
𝔹𝓲 𝙌u 𝔹A.v 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