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胡师傅审视着她,微微点头:“以后,你就是我远房侄女,男人没了,来投奔我,帮我料理铺子,管管账目。”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铺子前面你照看,后面我的东西,不要动。晚上你睡阁楼。”
“明白,胡……叔。”丽媚适应着新的身份。
阁楼低矮,布满灰尘,但相对安全。躺在简陋的床铺上,丽媚久久无法入眠。胡师傅的可靠超出了她的预期,这提供了暂时的庇护,但也意味着她可能踏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甚至她自身都未能完全了解的网络之中。
第二天,“永顺裁缝铺”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侄女“刘媚”。她负责接待顾客,量尺寸,记账,动作稍显生疏,但态度恭顺,字迹清秀,倒也让人挑不出错。偶尔有伪军或警察来巡查,胡师傅便赔着笑脸递上烟,介绍这是自己投奔来的侄女,帮忙混口饭吃。丽媚则低着头,露出怯生生的模样,应对几句便躲到后面去。
表面越是风平浪静,丽媚内心越是警惕。她借着外出采买针线的机会,试图观察镇内的气氛,并迂回地靠近河边,远远眺望码头。“乌篷号”没有返回,栓子也杳无音信。那条线,如同石沉大海。
第三天傍晚,铺子打烊后,胡师傅在整理布料时,状似无意地低语了一句:“这两日,风声好像松了些。”
丽媚正在核对账本,闻言笔尖一顿,没有抬头:“是么?许是没抓到人,觉得跑了吧。”
胡师傅擦拭着眼镜片,浑浊的眼睛瞥向她:“跑?往哪儿跑?水路陆路,卡子撤了么?”
丽媚的心猛地一沉。胡师傅说得对,表面的松懈,可能意味着搜查转向了更隐蔽的方式,或者,敌人正在布一张更大的网。张明远若真的叛变,他所知道的,绝不仅仅是几个联络点那么简单。组织的运作模式,人员的甄别习惯……都可能成为敌人顺藤摸瓜的线索。
一种更深沉的寒意包裹了她。她之前的警示信息是否成功送达?“乌篷号”是否安全?砖窑是否已暴露?而眼前这位深藏不露的胡师傅,他的庇护,又能持续多久?
她抬起头,对上胡师傅平静无波的目光,轻声道:“叔,这两天,我想把阁楼好好打扫一下,有些旧东西,该扔的就扔了。”
她在暗示需要再次转移或销毁可能存在的隐患。
胡师傅戴上眼镜,继续手中的活计,仿佛没听见。
但丽媚知道,他听懂了。在这无声的交流中,一种在刀尖上形成的默契,悄然建立。暂时的安全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她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找到下一个突破口,或者,等到来自组织内部的、确切的回音。
𝔹𝑰 Ⓠu 𝔹𝐴.v 𝑰 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