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键的是,民宿缺乏特色,和其他农家乐区别不大。
兄弟二人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分歧,二哥坚持传统农家乐模式,郑超则想引入现代化管理方式和特色活动吸引年轻游客。
二哥对郑超提出的改变方案持怀疑态度,认为弟弟不了解乡村实际,两人因春季第一批客人的接待方式产生争执。
但好在两兄弟运气不错。
有一天,一位旅行博主的到访和好评为民宿带来转机。
二哥开始重新考虑弟弟的建议,兄弟俩的关系也出现缓和迹象。
星空下的谈话中,兄弟二人达成共识,决定结合传统与创新,共同打造有特色的民宿。
郑超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玻璃上反射出他疲惫的面容。
一天晚饭后,郑起拿出笔记本电脑:“二哥,我做了个计划书,你看看。”
"他打开一份PPT,"我们可以引入在线预订系统,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
把空着的西厢房改造成茶室和书屋;开发几条特色徒步路线;还可以组织农耕体验活动..."
郑艳皱着眉头听完,摇了摇头:"太复杂了。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啥?"
"但这样竞争力不够啊!"郑超耐心解释,"现在周边民宿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做出特色才能持续发展。"
"你那些城里人的想法在这儿行不通,"郑艳语气变得生硬,"客人来这儿就图个清静自然,整得跟大酒店似的,谁还来?"
郑超觉得二哥太保守,而郑艳则认为弟弟不了解实际情况。
最后郑艳摆摆手:"行了,这事儿以后再说。明天有批新客人来,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第二天中午,预定的客人到了,三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
郑艳热情地迎上去,按老规矩安排他们住下,准备了一桌农家菜。
但郑超注意到,这些客人对简陋的卫生间和没有WiFi的情况明显不满,孩子们也因为缺少娱乐设施而吵闹不休。
"二哥,现在年轻人带孩子出来玩,需要一些基本设施..."郑超小声建议。
郑艳却坚持己见:"农家乐就该有农家乐的样子,嫌这嫌那的去住酒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