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一张画满箭头的KDJ指标图:"很多人觉得KDJ钝化就失效了,其实把周期参数从默认的9,3,3调整为14,5,5,在震荡行情中反而能提高胜率。再看均线系统,有人用5日线金叉10日线做入场信号,我经过上千次回测发现,当5日线与20日线夹角超过15度时,成功率能提升23%。"
老李突然打断:"这些参数怎么确定?一个个试太费时间了。"
"这就是量化回测的意义。"林深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复杂的数据模型,"我用Python写了个回测程序,把近十年的沪深300数据导入,测试了127种参数组合。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回测时间跨度至少要覆盖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不然结果会有偏差。"
老周凑近屏幕,看着跳动的数字皱眉:"那是不是回测胜率高的系统就一定好用?"
"恰恰相反。"林深调出两组对比数据,"这个胜率82%的系统,最大回撤高达45%;而这个胜率65%的系统,最大回撤控制在12%。记住,盈亏比和回撤控制比单纯的胜率更重要。我建议用'凯利公式'计算最优仓位,公式是..."
老张急忙摆手:"打住打住!数学不好,有没有简单点的方法?"
"那就用'三三制仓位管理法'。"林深在纸上画出金字塔模型,"初始建仓不超过30%,行情确认后再加仓20%,剩余50%作为应急资金。比如你有10万本金,第一次建仓不超过3万,等股价上涨5%且成交量放大,再加2万。"
说到这里,林深突然停顿,目光扫过众人:"但所有规则里,最难的是止损。我曾经因为扛单,把30万本金亏到只剩8万。现在我的止损设置分三层:技术止损,比如跌破关键均线;资金止损,单笔亏损不超过总资金的2%;时间止损,持仓超过7个交易日无盈利就离场。"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茶馆老板开始点亮墙上的灯笼。林深翻开最后一本笔记本,里面贴满便签,写着"执行纪律情绪管理"等字样:"交易系统不是万能钥匙,再完美的系统也需要人去执行。我给自己制定了'交易铁律':不看盘时不决策,亏损时不加仓,盈利时不膨胀。每天收盘后写交易日记,记录每笔操作的心理变化。"